家庭养老是家庭代际互动中的重要“事件”,它集中体现着代际关系的特征;与此同时,代际关系和社区结构的特征也影响甚至决定着家庭养老的实践。本书一方面将养老的分析回置到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之中,另一方面则深入探析社区结构如何影响代际关系进而影响养老实践。首先,作者细致地梳理反馈模式的内涵及其维系机制,并简要地探析了这些维系机制在近代以来受到的冲击,在此基础上介绍本研究探究乡村养老的两大研究单位(家户与社区)。其次,作者以家户作为基本的研究单位来探析家庭养老的组织基础——家庭的构成、家庭的资源禀赋、居住方式和权力结构等如何影响着家庭养老的供给。在作者看来,传统“反馈模式”运转的家庭形态及其权力结构已经发生了变迁,这种变迁将对“反馈模式”产生极大冲击。再次,作者将研究的单位切换到村庄社区,一方面考察社区的情理如何形塑社区内的代际关系图式和家庭养老形态,另一方面比较在不同类型的村民社区,民众对机构养老的认知。最后,作者对转型期乡村的家庭养老作出的理论反思,从理论的高度重新提炼了转型期家庭养老背后的家庭资源分配特征,提出了家庭资源分配中的“下位伦理优先性”特征;同时总结了转型期代际互动的不对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