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增长未能带来生活质量的同步提高,原有以经济建设为纲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社会民生和社会公平等问题不可回避。本书立足于规划视角,将生活质量定义为该群体或个人从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中所得到的满足。引导城镇化公共政策面向生活状况最窘迫的群体,了解该群体的真正需要,帮助他们安居乐业,建立社会资本、社会保障体系和话语权利机制;也有助于减少潜在的社会危机,防止社会分化和冲突。简言之,解决好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问题,将有助于将城镇化推向深化,并带动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