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我国国立大学有30年左右学术休假制度的历史,积累了丰富而独特的经验教训。然而,这一历史事实却未引起教育学术界足够的重视。为了还原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历史事实,了解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独特性,考察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运行中的经验教训,本书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对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引入、制定和实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以国立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例微观透视学术休假制度的运行情况。结果发现,学术休假制度的产生是学术专业化和以学为尊的结果;学术休假制度是一种激励教师流动的教师发展制度,具有以学术本位为价值导向、利益契合为逻辑基础、充电释放为作用机理三个基本特征;学术休假制度的实施以经费可承受与不影响课业为基本原则;学术休假制度功能的实现需要多种条件的支持。本书最后结合历史与现实讨论了学术休假的性质、方式、地点和任务四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