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奶爸

作者张孟起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01

特色:
“解放父母,让父母不要再做儿女的奴隶”是本书的重要主张之一,但是父母需要解放,儿女还是得要教育。 根据作者过来人经验, “愈尊重孩子,孩子就愈不尊重父母。家庭愈民主,孩子就愈独裁。父母愈不使用权威,孩子就愈难控制。”“尊重、民主、权威”归父母所有,由父母决定何时使用,这是魔鬼奶爸的绝对主张。 从《家有贱夫》开始,到《粉爱太太》,再到《魔鬼奶爸》,堪称“现代新好丈夫”的作家张孟起完成了他的家庭三部曲。一个男人从主外到主内,从为人夫到为人父,我想他经历了人生中*曲折的变化。这位作者伸张的是一种打破传统,与众不同的婚姻生活观;“两性平权”不是张孟起的主要诉求,但是他的《家庭三部曲》却做了极佳的诠释。

有儿童心理学家指出,母亲所代表的是爱和同情,父亲所代表的是管教和品德,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良知,全是受父亲的诱导而得,也就是说,存在于孩子内心中的父亲形象警告他要抵抗诱惑,责备他们所犯的过失,所以父亲的作用等于是家庭和世界的桥梁。 其实,像这种传统父性角色的塑造,在今天父亲经常缺席、而以母亲主导的家庭中,仍然被任意地使用着。例如许多家庭中,父亲被塑造成扮黑脸的角色,当孩子的行为恶劣到妈妈无计可施的时候,妈妈往往会用“等一下爸爸回来,告诉你爸爸”作为*后的武器。而当爸爸知道了孩子的败行劣迹之后,再把孩子叫来大骂,或是打一顿。当然,也可能是事过境迁,妈妈忘了向爸爸告状,或是告状的强度减弱,或是爸爸心情很好而将处罚减轻,或是爸爸心情不好将处罚加重。 总之,孩子的恶劣行为与处罚与否及轻重之间,存在太多与孩子无关的变数,无法让孩子建立起犯错必定受罚的观念;其次,这会让孩子认为,妈妈只会骂人,爸爸才会打人;妈妈可以试探、挑战,但不可以惹爸爸。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爸爸敬鬼神而远之,爸爸赢得了权威,却失去了与孩子的亲密关系,这对孩子与爸爸都是不公平的……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