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是指6-14岁(或7-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少年。本书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三个方面对流动儿童进行了调查和干预研究。通过比较公办学校、有驻校社工的民办打工子弟学校以及无驻校社工的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发现驻校社工对民办学校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教师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对学生的爱心、耐心、责任心、良心和以身作则,这在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教师角色行为中起了关键作用。本书还对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捐赠图书,通过让流动儿童借阅图书、写读后感、开读书会和短剧表演等形式开展阅读教育,对流动儿童的语言表达、写作能力和行为表现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流动儿童父母的教育投入呈现功利性特点,教育投入的热度降低。本书关于驻校社工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促进作用以及流动儿童的阅读教育活动等研究结果对流动儿童的研究者和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