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考察章士钊与张东荪这两位人物在民国时期(1912—1949)所发表的政论,试图阐明他们政治思想的特质。章士钊与张东荪选择了既可回避做政治家、又能畅论政治的政论家之路。他们的这一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他们的确成为言论界的著名人物,而且他们率领的媒体,如《甲寅杂志》、《学灯》等,也成功聚合了众多人才。 章士钊试图把英国留学时期实地研究过的议院内阁制引进中国。但是,他后来认识到议会政治在中国难以扎根,于是开始关注同样发祥于英国的基尔特社会主义,并寄希望于要求政治反映职业团体意向的“业治论”。与章士钊一样,张东荪当初也曾希望确立议会政治,但看到其不可能实现,于是基于联邦制、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有关探讨,尝试在发挥地方及职业团体力量的同时,实现中国的统合。九一八事变后张东荪倡导通过专家有效运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