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结算

作者姚莉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2-01

特色:
伴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经济将面临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国内企业或组织与世界各国企业或组织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将会更加频繁发生。此外,我国银行业务的发展也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形下,国内银行需要不断适应经常发生的各种变化,采取适当的手段来帮助企业完成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清算活动,进而是的自身业务获得巨大发展。 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作者多次酝酿而产生的。它力求适应国际经济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较为全面地论述国际结算的有关理论及业务操作,适时分析有关各方在业务过程中面对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本书是为适应高等院校教学需要编写的教材,分为12章,内容包括国际支付方式、流通票据、银行保函和备用信用证、国际结算中的单据、跟单信用证方式下的单据审核、国际银行间的索偿与支付、国际结算中的进出口贸易融资、国际贸易结算中的风险及其防范、非贸易结算等,系统地阐述了国际结算的理论与实务问题。本书有如下特点:一、结构严谨,本书在体系设计上除了涉及银行的结算服务功能外,还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结算业务中的银行融资业务以及风险防范问题,如介绍国际结算的工具和方式后,在第九章和第十章分别介绍了进出口业务的融资,第十一章探讨了国际贸易结算的风险及防范,在国际结算教材中加进国际贸易结算风险及防范是本书的一大特点。二、实用性强,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力求使介绍的内容务实、有效。因此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各种票据和单据以原样出现。此外,在很多章节都引用了大量实例,一些章节后附有案例练习,以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独立的思考。大量实例的引用及课后思考题中包括一些案例练习是本书的又一特点。三、内容新,本书是结合实际业务发展变化,借鉴许多*新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例如,在国际银行间的索偿与支付一章,适时介绍了2002年欧元全面启动后的欧元清算支付系统;在银行保函与备用信用证一章,融入了1999年开始生效的《国际备用证惯例》(ISP98)等内容。四、融入集体智慧,本书是由天津财经学院、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等有影响的院校。教师集体编写,这些教师长期从事国际结算教学及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同时该书在写作中,还得到银行实际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五、篇幅适中,与已出版的同类教材相比,本书三十来万字,篇幅适中,更适合教学需要。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