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日本唐通事唐音为中心,结合同期或更早期的音韵学资料,探讨了十八世纪前后杭州话、南京官话的语音特点,并与现代方言作比较,探讨两百年来杭州话和南京官话的演变情况。第一章绪论,介绍了唐通事、现代日语的音系和日本江户时期的音系情况,还就本文所用材料、已有研究成果、材料方面和已有研究成果的不同之处作了详细介绍。在方法方面,本文主要采用”译音对勘法”,在整体探讨了日语音系与汉语音系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工作原则,利用日本江户时期的音节表对应的国际音标,转写杭州音、浙江音和南京音。第二章介绍了江户时期汉语在日本传播的情况;介绍了本文使用的唐通事唐音材料的作者生平和背景资料;还讨论了”杭州音”、”浙江音”、”南京音”和”官音”等说法的具体所指。从外部材料的角度讨论本文所使用材料的反映的音系性质是”杭州音”、以杭州话为基础方言的”浙江话”、”南京官话”。第三章分析了冈岛冠山的《唐话纂要》和《唐音雅俗语类》的音系特点,本章提供了《唐话纂要》的详细语料,对《唐音雅俗语类》音系特点的讨论,集中在与《唐话纂要》的相异之处。第四章总结了高松政雄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朝冈春睡《四书唐音辨》的”浙江音”和”南京音”的音系特点,以及”浙江音”和”南京音”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