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本书的结构是:先界定一般性的哲学、文化概念,因为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解释在学术界和人们的日常思想意识中往往存在诸多歧义,以它们的界定有利于澄清概念,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对中西哲学、中西文化的比较。本书的第二章回顾了中西文化比较及其研究的发展史,对各个时期的特点、作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将历史和理论结合,介绍和评价了在中西文化比较及其研究的发展史中形成的各种观点,如中体西用、全盘西化等。在本章的*后,对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意义做了阐述,认为: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是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文化自觉”的需要,是进行文化建设的需要,是确立正确的文化态度的需要。本书的第三章对中西文化做了基本、一般性的比较。其逻辑顺序是:先确立中西文化比较的几个理论前提,再对一些中西文化表层差异做描述,然后谈中西文化的几个基本差异——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在人性问题的差异;在对个人的定位上的差异;在民族关系问题的态度上的并异;在对个人的定位等等。在这一章的*后,谈中西文化基本差异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认识价值。第四章对中西哲学做了总体的比较。采用的具体方法是:对于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作总体发展过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