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希望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以及一切与语言文字有关工作有关的部门,将《咬文嚼字》作为有关人员的业务学习材料,入手一册,持之以恒。倘能如此,扭转出版物和社会上语言文字混乱的局面,就有大有希望了。——《人民日报》(1995.3.22) 《咬文嚼字》是一个“冷门刊物”,它之所以能“咬”得有声有色,“嚼”得有滋有味,越办越红火,除了刊报的针对性外,还和编重视可读性有关。——《新闻出版社》(1997.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