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

作者:魏后凯主编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CIP号:2017163871

书号:978-7-5201-1080-8

出版地:北京

出版时间:2017.8

定价:¥59


简介

本书是《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第10卷,共收录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人员在2013-2015年发表的31篇学术论文。按照主题和内容的关联性,我们把这些论文分为5个部分,包括城镇化与农村发展、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农村改革与农民组织、农民福祉与社会进步、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希望这些文章能够反映我所学者在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领域的整体状况。在城镇化与农村发展部分,共选入6篇相关论文。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张晓山在“关于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几点思考”中认为,农民拥有的最大的财产是他们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所共同拥有的农村土地;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需要进一步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改革与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尽快修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在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部分,共选入6篇相关论文。张元红、刘长全和国鲁来的论文从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概念出发,构建了包括供给、分配、消费、利用效率、保障结果、稳定性、可持续性和调控力等8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现状、趋势、问题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有多重优势,自给率、人均热量和蛋白供给等多项指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较高且近年不断提升。在农村改革与农民组织部分,选入了土地制度、合作社、村委会选举等方面的5篇论文。刘长全的论文对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框架下的承包地处置权能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承包权与经营权具有独立的价值与价值基础,承包权与经营权可以具有各自独立的权利人,经营权人具有完全处置权能,承包权与经营权处置权能相互独立。在农民福祉与社会进步部分,共选入7篇相关论文。吴国宝、檀学文的论文在多维福祉框架下分析了作为居民福祉的客观维度的时间利用的决定。研究结果显示,个人生活时间的选择具有经济理性,家庭收入的提高会使得人们享用更多的个人生活时间;个人生活时间也深受社会身份、家庭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村庄文化娱乐设施和组织的存在使得人们有更多的个人生活时间。因为这种关联性,作者认为,个人生活时间可以成为时间利用维度一个适用的表征福祉的指标。在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部分,共选取了7篇相关论文。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