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

作者萧凤芝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0-01

特色:

片断:  狐狸不知怎么和女性挂上了钩,狐狸精是用来骂女人娇媚的话。但是老狐狸不指女人,都指诡计多端的男人。  不信看看,狐狸的长相确实不错,一要打量,先要坐起来,“坐着比着站着高”,你看她挺胸抬头,仪态万方,两只伶透的耳朵微微上扬,一双细长的弯弯的笑眼儿,尖下颌,确实有些美丽女人的仪态。  其实猫的外表也不错,只是耳朵、眼睛和脸盘儿比狐狸浑圆了些,脾气较狐狸也温顺许多,一般不注意抬头挺胸,身材微有些胖。实际我看狐狸和猫长得很象。中国人拿狐狸比女人,西方人把女人比作猫,我想,*早都是取这两种动物仪态好的意思。  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让《长恨歌》和《长生殿》一宣扬,仿佛高尚纯洁无比,实际撕开堂皇的一面年,明皇纳杨妃时,快要六十了,如果他手中没有权利,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男子,而且,唐代的医疗卫生条件比现在还差得远,当时的六十岁怕是相当于现在的七十岁,这样的年龄差,照现代人的观念看不可能有爱情,至少性的方面的成分很少。传说中已经把杨玉环美化了,说她是绝世的美女,美若天仙,使皇帝一看之下就再也离不开了。  实际我们在生活中所见所闻,象“国色天香”之类的词,即使是一个很端庄耐看的女人,如果不带感情地去说“真美!真美!象天仙一样。”自己都会觉得滑稽不可靠,如果没有相应的地位和事迹去匹配,一个女人再美,充其量也只能夸说是漂亮而已。  且说杨妃,人说她并不很美,她对皇帝的吸引肯定是美色之外的一种品质,象明皇教梨园弟子唱戏,自己也能写诗,是一个有艺术家气质的皇帝,宫中眼见个个都是美女,他并不缺乏美色,杨妃吸引他的应该是“意态”或不如说是“气质”,或是一种“在哪里见过?”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后来发展成相互依靠谁也离不开谁的一种感情。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明皇和杨贵妃过的不过是太平日子,他们感情再好,到了明皇七十三或八十四的时候,他去世了,杨贵妃作为他的遗孀,被封了太妃,还住在宫中的旧房子里,慢慢地到她也六十岁或七十岁的时候,她的身体越来越弱,再也不能对伺候她的宫女和太监们讲说“当年先皇如何如何”了,她死了,然后被皇室以礼仪埋葬,肯定不要说她和明皇的故事流传到现在,就连当时的百姓都不会知道有这样一位女子,他们的爱情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故事,杨贵妃的美充其量不过是当时的“后宫佳丽”之一。  安史之乱是对这一爱情故事的旷世渲染,一下子提升了这一题材的历史地位,杨贵妃马嵬而缢简直就不是自杀,是凤凰涅槃!一下子脱离了平凡,被提升为千古美人。  历来的倾城倾国的美人,这个“倾”字本意是“倾倒”国人的意思,实际哪儿会有?女人再漂亮,擦肩而过,哪怕是回头三顾,拐了一个弯,男人保证是一干二净忘却了,一副面孔远远不够。  倾国倾城必须是倾覆了国家,倾覆了城邦,有了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迹,美人才可以千古永生,成为绝唱。历史上的美女如妲己、褒姒、西施、杨妃等无不如此,她们远比历史上贤德的女人如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朱元璋的马皇后名气要大,瞧这二位皇后的名字都少有人知。  ……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