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文学史上,往往会出现具有双重价值的人,既具自身文本的文学意义,又有文学发展史的意义。中国的古体诗向近体诗转型期间,具有枢纽性的代表诗人,应当是冠乎齐梁的谢眺。而且对于唐宋诗的影响,六朝大家除了陶渊明,很少有人具有像他那样广泛而绵远的渗透力,且不论齐、梁、陈、隋,仅唐人如阵子昂、张九龄、王维、李白、王昌龄、储光羲、岑参、大历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陆龟蒙、李商隐、杜牧等,无不受到他的沾溉。 无论如何,谢眺在文学史上的经久不息的轰动效应,毕竟是个值得端详的谜团,是个奇迹。走近谢眺,于诗体的变化与传统继承的文学史意义,以及新体诗价值,其作用就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