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暂无 |
| 出版社 | 远方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暂无 |
特色:
元世祖忽必烈重视《资治通鉴》:请儒士讲解其中的治国之道;设立蒙古国子学,用蒙古语译写的《通鉴节要》作为教材。 明太祖朱元璋推崇《资治通鉴》:每日早晨进行研读,“习闻明知古代帝王之道,身体力行《通鉴》原则”。 清圣祖康熙迷恋《资治通鉴》:经常翻阅,说《通鉴》“事关前代得失,甚有裨于治道”。 毛泽东通读十七遍《资治通鉴》:书面残破,仍爱不释卷,他评价“《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乱本末毕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此熟悉历史事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江泽民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结业式的讲话中强调:“学习历史,有助于开阔视野,鉴往知来。”他说:“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