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作者郑聪玲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1-01

特色:

第四节统计资料的汇总与编表一、统计资料汇总的组织形式和技术(一)统计资料汇总的组织形式统计整理的大量工作是汇总各组的合计数和总体的合计数,即统计汇总。统计整理的组织形式,实际上就是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因为统计汇总是一项十分繁重的工作,所以必须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组织形式才能保证统计汇总的顺利进行。统计资料汇总的基本组织形式有逐级汇总和集中汇总,把这两种形式结合起来就是综合汇总。逐级汇总是*常用的一种形式。1.逐级汇总就是按一定的统计管理体制,自下而上地逐级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的方式。我国的统计报表制度就采用这种形式。它的特点是能满足各地区、各部门对资料的需要,便于就地审核和订正原始资料;同时汇总层次较多,耗费时间较长,容易出差错。2集中汇总就是将全部原始资料集中在组织调查的*高机关或指定的机构进行汇总。对时效性强的快速普查和对汇总要求很高的一些重要调查,常常采用这种形式。它的特点是不需要经过中间环节,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汇总手段来提高汇总效率和质量;但不能及时满足地方或基层领导的需要,审核和订正资料有困难。3综合汇总就是对各级都需要的基本资料实行逐级汇总,对调查所得的其他资料则实行集中汇总的方式。我国进行的第三次人口普查就采用这种形式。将地方急需的总户数和总人口,以及按性别、民族和文化程度分组的人口资料进行逐级汇总,而将人口普查所得的其他资料交由省市和中央两级统计机构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集中汇总。这种组织形式既满足了各级对统计资料的需要,又节约了时间。(二)统计资料汇总技术要使统计汇总准确快速,节约人力物力,还要讲究汇总技术。常用的汇总技术有手工汇总和电子计算机汇总。1.手工汇总主要方法有以下四种:(1)划记法。是在预先设计的汇总表上划点或划线为记号的汇总方法,它适用于对总体单位数的汇总。汇总时,看总体单位属于哪一组,就在汇总表上相应组内划上一个点或一条线,*后,计算各组内的点或线的数目,求得各组单位数。常用的点线符号有“正”、“≠”、“※”等。划记法手续简便,但只能汇总总体单位数,不能汇总标志值,划线太多,容易错漏,所以划记法一般在总体单位不多且只要求汇总单位数,不要求汇总标志值时才用。(2)过录法。先将调查资料过录到预先设计的汇总表上,然后计算加总,得出各组和总体的单位数和标志值的合计数,*后填人统计表。过录法既可汇总单位数,又可汇总标志值,而且便于校对,便于计算,但过录工作较花时间,过录项目一多,也容易发生错误。因此,在总体单位不多,分组简单的情况下,采用过录法比较适宜。(3)折叠法。是把调查表所要汇总的同一项目的数值折叠,在一条线上进行汇总,并将结果直接填入统计表。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标志值的汇总,简单易行,也不需设计汇总表,故为广大统计人员所采用。缺点是在汇总中发现错误.就要从头返工,无法从汇总过程中查明差错的原因。(4)卡片法。就是利用特别的摘录卡片作为分组计数的工具,在调查资料多、分组细的情况下,采用卡片法进行汇总,比点线法准确,比过录法和折叠法简便,可以保证汇总质量和提高时效性。卡片法一般在整理大规模专门调查材料时应用。如果调查资料不多,采用卡片法就显得不经济。2.电子计算机汇总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技术来进行统计汇总和计算工作,是统计汇总技术的新发展,也是统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运用电子计算机汇总,大致分为以下五个步骤:(1)编程序。根据汇总方案编制计算机运行程序,包括统计分组、汇总、制表等程序设计。规范化的汇总程序可存储起来,多次使用。这种编好备用的计算机程序一般称之为软件包,计算机再按照所编程序进行活动。(2)编码。这就是把表示信息的某种符号体系转换成便于计算机或人识别和处理的另一种符号体系的过程。汇总的信息有数字信息和文字信息两种。编码是将文字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的过程。如对需要进行的分组和指标名称编一套适当的号码。编码的质量不仅影响数据录入的速度和质量,而且还将影响数据处理的结果。(3)数据录入。就是把经过编码后的数据和实际数字由录入人员通过录入设备记载到存储介质上(如磁带、磁盘)。由计算机通过它本身的装置把这些数据转变成机器可以识别的电磁信号。(4)数据编辑。就是按照事先规定的一套编辑规则由计算机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检查。将误差超过允许范围的一组数据退回去,重新审查更正,把在允许范围以内的个别误差按编辑程序规则更正。决定编辑效果的关键是制订的编辑规则是否合乎情理。(5)制表打印。所有数据经过编辑之后,由电子计算机按照事先规定的汇总表式和汇总层次进行统计制表,并通过输出设备把结果打印出来。利用电子计算机汇总不仅极大地节省了人们的手工劳动,而且给整个统计工作过程带来了重大变革。……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