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AndrewS.Tanenbaum译者:熊桂喜/等 |
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4-03-01 |
特色:
内容提要《计算机网络)第3版,是国外使用*广泛的计算机网络教材。本书按照网络模型,分层次地系统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子层、网络层、传输层及应用层。本书在介绍网络各层基本原理实现方法时,结合进了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如因特网、A′TM、ISDN、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本书的适用对象很广泛。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本书可作为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对于从事网络研究、网络工程、技术服务及使用网络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用户,本书也是一本很好的基础性参考读物。片断:而在网络中,用户必须明确地指定在哪一台机器上登录;明确地远程递交任务;明确指定文件传输的源和目的地,并且要管理整个网络。在分布式系统中,不需要明确地指定这些内容,系统会自动地完成而无需用户的干预。从效果上讲,分布式系统是建立于网络之上的软件系统。它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和透明性。因此,网络和分布式系统的区别更多地取决于软件(尤其是操作系统)而不是硬件。但是,这两个主题之间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例如,分布式系统和网络都需要文件的传送。区别在于是谁来发起传送,是系统还是用户?虽然本书的主题是计算机网络,但其中讨论的许多问题对分布式系统也很重要。如果用户希望了解分布式系统,请参阅(Cou-Louris等,1994;Mullender,1993及Tanenbaum,1995)。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在开始仔细地分析技术问题之前,值得一提的是为什么人们对计算机网络感兴趣,以及计算机网络有什么用途。1.1.1用于企业的网络许多机构都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在运行,这些机器大都相距甚远。例如,一家有许多工厂的公司,可能在每个工厂所在地都装配有计算机,用于记录库存,监视生产状况和管理当地的工资发放。*初,每台计算机都独立地工作,但后来管理部门可能决定把这些独立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以获取和核对整个公司的信息。稍加概括,这里的核心问题是资源共享(resourcesharing)。其目的是让网络上的用户,无论他处于什么地方,也无论资源的物理位置在哪里,都能使用网络中的程序、设备,尤其是数据。也就是说,用户使用千里之外的数据就像使用本地数据一样。可以这样归纳网络的目的:它试图解除“地理位置的束缚”。第二个目的是依靠可替代的资源来提供高可靠性(highreliability)。例如,所有的文件可以在两台或三台计算机上留有副本,如果其中之一不能使用(由于硬件故障),还可以使用其他的副本。另外,多处理机的出现,意味着如果其中一台机器出了故障,其余的处理机仍然可以分担它的任务,尽管性能可能有所下降。例如,军事、银行、航空、交通管制、核反应堆安全设备和其他许多的应用中,出现硬件故障后仍能继续运行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另一个目的是节约经费(savingmoney)。小型计算机比大型计算机有更高的性能价格比。主机(房间大小的计算机)比个人计算机大概快十倍,但价格却在千倍以上。这种不平衡使得许多系统设计者用多台功能强大的个人计算机来组建系统,每个用户使用一台个人计算机,数据则存放在一台或多台共享的文件服务器(fileserver)里。在这一模式中,用户被称作客户(client),而整个结构被称作客户-服务器模型(client-servermodel),如图1-1所示。在客户-服务器模型中,通信的方式通常是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信息,指示需要完成的工作。服务器完成工作后送回应答。一般情况下,是多个客户使用少量服务器。网络的另一个目的是可扩充性,即当工作负荷加大时,只要增加更多的处理器,就能逐步改善系统的性能。而采用中心主机的方式,当系统能力达到极限时,就必须用更强大的主机来代替它。这样做一般开销都较大,而对用户的影响就更大了。在客户-服务器模型中,新的客户和服务器可以按需要随时加入。建立网络的另一个目的与技术没有太大的关系。计算机网络可以为分布在各地的雇员提供强大的通信手段(communicationmedium)。通过网络,两个或多个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可以一起写报告。当某人修改了联机文档的某处时,其他人员可以立即看到这一变更,而不必花几天的时间等待信件。这种速度上的提高使得广泛分布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很容易进行,而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利用网络来增强人际沟通可能比它的技术目的(如增加可靠性)更重要。1.1.2服务于公众的网络上面给出的建设网络的动机,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为了经济和技术。如果可以用可接受的价格购买到足够大的和功能强的主机,大多数公司都会选择把他们的所有数据都放到主机上去,让他们的雇员通过终端连接到主机。在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大多数公司都以这种方式运作。当个人计算机网络提供了比主机高得多的性能价格比时,计算机网络才开始流行。从90年代开始,计算机网络开始为居家的个人用户提供服务。这些服务和提供这些服务的动机与前面一节介绍的“企业效率”模型大不相同。下面简要地介绍方兴未艾的*激动人心的3种服务:1.访问远程信息。2.个人间通信。3.交互式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