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克非 |
| 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05-01-01 |
特色:
我非红学界之人,平生只是嗜红而已。曹雪芹的红楼,确实是古今中外少有的奇书,不仅能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拓宽人的视野,增加人的智慧,丰富人的精神境界,在我的感觉里,它还能安神,养心,正性。偶遇小恙,烦躁不适,或因什么横积于胸,抑郁不快,便独自坐下,静读红楼。待到渐入佳境,沉浸其中,随书意走神驰,身。心两忘。时间一长,不知不觉有了调整,往往获得奇效。20世纪90年代初期,病风加剧,反复发作,多番甩在床上,动辄旬月。为转移神经,抵抗剧痛,照习惯求诸红楼。关连而及,又重读脂本,再品脂批,拜阅红坛各家的文章和专著。毫不讳言,因惑于众说。在那之前,我也是脂砚斋、脂批、脂本的迷信者。这次重读重温,大概由于时间长,持续而为,旨在深入其中,定在其内,求得神经避难之地,竭力不让神志他移,所阅数量多而集中,方便比较易于吸收,易于激发思考,等等因素吧,渐读渐思,渐觉有点不对:诸多脂批虽然言之凿凿,但连贯而看,往往前后矛盾,互相抵晤,斗不上排;有的则显然是违反常识的无稽之谈,或生拉活扯的牵强附会。不禁引起探究的兴趣,越探究,越疑惑,进而骇怪莫名,仿佛无意间拿上了那柄神秘的“风月宝鉴”,从这一面看,脂砚斋的确是个大美人,另一面看,这位大美人却是个丑陋不堪的骷髅儿。再联系着占据红坛统治地位的新红学派,自开山祖师胡适始作源,随后,愈演愈烈,历数十年而不衰的尊脂崇脂,弘脂扬脂,直至将脂砚斋捧为神圣、奉脂批为圭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