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Bombyx mori)是遗传学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模式生物,也是国际鳞翅目基因组协会确定的鳞翅目昆虫的代表。近年来,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厂矿企业有害气体的大量排放,氟化物污染对蚕桑生产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桑叶能够吸收大气中的氟化物,使叶片中的含氟量迅速增加。氟化物随桑叶进入蚕体,累积于消化液、肠壁和体壁等处,也会通过消化管进入血液,在血液和组织中与蛋白质结合,抑制生长发育,造成生理机能破坏,出现氟中毒症状,从而导致蚕茧减产。氟对机体的作用具有广泛性,非特异性,而且氟中毒可致多器官受损,故阐明氟中毒致病机制,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从生理生化方面着手,来阐明家蚕耐氟性机制,探讨了不同家蚕品种间耐氟性的差异。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 添食氟化物后不同品种家蚕的不同组织中氟离子浓度变化的研究2. 添食氟化物后家蚕应激反应的研究3. 添食氟化物后家蚕解毒酶活性变化的研究4. 添食氟化物后家蚕酯酶活性以及酯酶同工酶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