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启蒙经典》丛书中的《弟子规》,作者是清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原名为《训蒙文》,后经清代的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了《弟子规》。《弟子规》全文均为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每二至四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详细说明了弟子(学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传授了如何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方法,传授了如何与人交往、行善事、走正路的思想,是中国传统处世哲学和道德观念的体现。《弟子规》影响之大,诵读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是古时候私塾和义学的必读教材。本书选用了最通行、最被大众认可的《弟子规》版本,全文加以注音、注释、翻译,并配有小故事,让小读者能更明白、更直接地理解原文、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