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不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且从哲学、法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作了探讨。它共分为七部分。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了人类社会赖以维系的和谐的发展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倘若对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不了解,则不可能理解市场经济社会的形成和西方近代文明的进程。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759年,在斯密去世前共出版过六次,在当时就有非常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