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主编:林慧光 |
| 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01-06-01 |
特色:
陈修园(1753—1823),原名念祖,号慎修。福建长乐人。清代著名医学家、教育学。本全书收录他现存世的16部医学著作,包括《灵素节要浅注》10卷、《金匮要略浅注》10卷、《金匮方歌括》6卷、《伤寒论浅注》6卷、《长沙方歌括》6卷、《医学实在易》8卷、《医学从众录》8卷、《女科要旨》4卷、《神农本草经读》4卷、《医学三字经》4卷、《时方妙用》4卷、《时方歌括》2卷、《景岳新方砭》4卷、《伤寒真方歌括》6卷、《伤寒医诀串解》6卷、《十药神书》1卷。陈修园的著作大多流传甚广,主要由于其文字质朴洗炼,畅达优美,且多以歌诀形式,其内容亦深入浅出,切于实用,非常适合初学者作为入门参考书。因此陈修园的著作对于医学之普及有着深远影响。本书全面汇集陈修园的医学著作,并在书末附“陈修园医学学术思想研究”论文一篇,对读者学习和研究陈修园的学术特点有很大启发。该书适合中医各科临床医师、中医院校师生及初学中医者参考阅读。片断:生气之原,男子衰于气,故根气先衰,而发堕齿槁也。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根气先衰,而标阳渐竭矣。《平脉篇》曰:寸口脉迟而缓,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阳气衰,故颜色焦而鬓发白也。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肝乃肾所生,肾气衰,故渐及于肝矣。肝主筋,肝气衰,故筋不能运动;肾主骨,筋骨皆衰,故形体疲极也。八八则齿发去。数终衰极,是以不惟颁白枯槁,而更脱落矣。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经云:荣血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专精者,行于经隧,常荣无已。男子八八,女子七七,天地之数终,而天癸绝,然行于经隧之荣血未竭也。是以老年之人,能饮食而脾胃健者,尚能筋骨坚强,气血犹盛。此篇论天癸绝而筋骨衰,其后天水谷之精,又不可执一而论也。有其年老而有子者,何也?曰:此其天寿过度,先天所秉之精气盛也。气脉常通,后天之地道尚通也。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此复申明天地阴阳之数,止尽终于七七八八也。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此承上文而言,惟修道者,能出于天地阴阳之数也。上古有真人者,提挚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上古真人者,言所生之来,自然合道而能全其天真之人也。天真完固,故能斡旋造化,燮理阴阳,吐纳精气,与道独存,守神全形,是以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寿过天地,无有终①极之时,此由道之所生,故无为而道自合。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谨者也,亦归于真人。中古至人者,谓有为以入道而能全所生之,天真者也。天真虽泄,复能修德全道,积精养神,故合神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耳目聪明于八达之外,此盖从修炼保固得来,亦能复完天真而同归大道。夫真人者,得先天之真者也;至人者,得后天之炁②者也。其趋则一,故亦归于真人矣。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音慧,恨也。嗔怒也。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至人、真人者,去世离俗,修道全真,无妻室之爱,无嗜欲之情,所谓游方之外,高出人类者也。处天地之内,顺八方之理,教以人伦,法于制度,黻冕于朝堂之上,不欲离于世俗,章服无为而治;不劳其形,随机而应;不役其神,此治世之圣人也。亦可以优游泮奂,而长享百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