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汉字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越南官方与普通民众长期使用汉字,累积形成了大量汉字历史资料,其中就包括碑刻铭文。从官衙佛寺到乡间亭祠,碑铭散落,数量惊人。这些碑铭主要以汉字写就,间以喃字,数量众多,内容丰富,亟待人们的开发和研究。碑铭材料作为历史研究的“一手”资料,可补传世文献之不足,同时又具有传世文献所无法比拟的可信性与信息多样性。越南碑铭在历史学、文学、宗教学、民俗学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于研究越南历史与文化至关重要。丛书第一辑初选208件碑铭,共分三册出版。每册之内,以每件碑铭拓片为一个独立单元。每单元含四种内容,依次为:(一)内容提要,简要介绍该碑铭的名称、所在地点、建立时间、主要内容、特点等。(二)释文,以通用繁体字并加以现代标点符号,将碑铭文字录入点断,以期便于使用。 (三)校勘注释,对铭文中的错讹文字进行校勘,并对人名、地名、王朝年号及其他疑难信息作简要解释。(四)拓片影印,较大的碑铭适当拆成数幅影印,尽可能存真。这种组稿形式,使原始拓片与文献分析相结合,为学界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本史料与研究路径,非常具有出版意义,值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