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国情读本

作者国家统计局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1-01

特色:

为了满足国内外各方面了解中国国情,认识中国国情,掌握中国国情的需要,我们编写了《*新中国国情读本》一书。本书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新的统计资料(统计数据截止到2003年底)和客观事实对中国的历史、资源、环保、文化、民族、宗教、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卫生、军事、国防及外交等各方面作了全面、简要的介绍,是一本权威而简明的中国国情普及读物。本书也是国家“十五”重点图书之一。本书中涉及有关全国的数据和分析,均指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如无特殊说明,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国情是指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中国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家,历史源远流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年来,尽管经历了风风雨雨,艰难曲折,但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政治文明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科技事业日新月异,文教事业全面发展,军事实力不断强大,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中国正在以一个全新的姿态融入世界,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不断扩大,世界对中国的发展更为关注。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之中。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科技事业又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解国情、认识国情是公民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爱我中华、兴我中华,首先必须知我中华。了解国情、认识国情、反思历史、认识现实、把握未来,可增强兴国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了解中国国情,也是中外交往、共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003年,中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吸引外资均位居世界之首,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达1140万人次。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与中国交往的需求日益增加。认识国情、掌握国情是决策所必须的。历史经验表明,凡是适合国情的决策,实施起来就获得成功;反之,就会遭到困难和曲折。目录**章自然人文概况**节历史古代中国近代中国文明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第二节国土地形地貌行政区划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第三节人口人口总数人口构成人口自然变动人口迁移流动人口城镇化人口婚姻状况人口文化素质计划生育政策第四节民族民族总数及分布第五节宗教信仰主要宗教宗教组织与活动场所第二章政治制度**节政治制度宪法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规定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会议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主要社会团体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制法院体系检察院体系公安机关第三章经济发展**节国民经济发展基本经济制度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状况国民经济计划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发展战略投资作建设的主要成就外资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投向第二节农业农业基本资源农业区划农村产业结构农业现代化种植业发展状况林业发展状况畜牧业发展状况渔业发展状况第三节工业工业化现状工业化道路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汽车工业船舶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第四节建筑业与房地产业建筑业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工程勘察设计业房地产业第五节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业运输业铁路公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民用航空管道运输通信业邮政业电信业移动通信业互联网新兴通信增值服务第六节国内外贸易商品市场发展历程商品市场发展现状市场价格管理批发、零售业餐饮业住宿业连锁零售业餐饮业商品交易市场对外贸易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外商直接投资方式海关设置和关税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哎、出口加工区对外直接投资第七节财政税收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收支状况债务收入与支出国家预算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制度第八节金融市场金融管理体制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利率股票价格指数保险市场外汇管理体制期货市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第九节人民生活城镇居民收入与支出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城镇居民生活消费与消费结构……第四章外交事务**节主要外交政策第二节外交发展状况第五章国防**节国防政策第二节国防体制第三节武装力量第四节兵役制度第六章科学技术**节科技工作第二节国家科技计划第三节科技成果第四节科技投入及科技服务第七章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节教育现状与改革情况第二节文化事业第三节卫生事业第四节体育事业第五节北京奥运会第八章劳动车社会保障**节就业状况及政策第二节劳动者报酬第三节社会保障第九章城市发展与公用事业**节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第二节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第三节城镇住房建设第十章环境保护事业**节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状况第二节环境状况第三节环境污染防治情况第十一章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