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苏童说,对日常私生活的记忆,他更容易记住画面、场景和对话之类的东西……生活场景的连缀,成了小说中*重要的细节。秦惑的这部小说提供给我一种强烈的画面感,不是凝固的,是流淌的,带有缤纷色彩的,这种场景的给人造成的感觉犹如面对一幕幕流转的光阴,时间的流逝和感情的断裂在这种流淌的罅隙中便显露了出来,看似并无强烈的情节冲突,对一个内心细腻的读者来说,却是*致命的鼓惑,一旦陷入作者精致得近乎密不透风的叙述网络之中,我们即刻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感情所俘虏,这大约就是这部长篇小说的魅力所在。往事很贱,我算了好多年月,发现它只值一块钱。 你若决定了,我把往事全给你,也包括忧伤。 结果是这样的:我赚到了1元钱,你却赔上了好多夜的眼泪。
本书是一部依靠内在的精神支撑起来的长篇小说,它的结构是心理式的,并非我们惯常所见的外在的故事情节模式。小说叙述笔调偏于绝望悲戚,爱情与欲望交相纠缠,显示了一个人在现实的生存中如何艰难地维持着柔软的爱情。作者几乎是残忍地把主人公“陈述”由单纯的爱到欲望的挣扎和沦陷渐次缓慢逼真地展现给了我们,这一过程意味着痛苦,自省以及撕心裂肺的自我定位。应该说,这个小说涉及到了成长、爱情、尊严、存在、永恒等诸多命题。秦惑的重心似乎在叙述上,叙述并非冷静亦非冲动,阅读的时候,我甚至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写作的时候所遭受到的感情浸染,这种浸染又是经历了艺术处理,显得干净且唯美,使整个行文虽然节奏缓慢,却不至拖沓,有一种且行且歌的美感,一张一驰,有板有眼,这一场景过去,马上又有另外一个布景涌来,目不暇接。叙述中的情感控制得尺寸分明,叙述人里里外外地穿插行走于整个文本之中,游刃有余,既然可以充当故事的推进折,又不时停下来对某一幕慨叹,这与作者选择的叙述角度以及叙述视角不无联系,开篇之处,他就选择了追溯性叙事,感伤以及悲戚的叙事氛围很自然因为时间的延宕就获得了。小说叙述笔调偏于绝望悲戚,爱情与欲望交相纠缠,显示了一个人在现实的生存中如何艰难地维持着柔软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