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钱亦蕉 |
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5-02-01 |
特色:
倚老卖老地说,我是钱亦蕉的前辈。她玩糖纸的时候,我已经不爱吃糖了。她进大学的时候,我大学毕业了。不过,我们却在差不多一个时候成了妈妈。而在我焦头烂额做梦也尿布的时候,她却游刃有余地写完了一本书。想来自己真是老了,用一个朋友的说法,前几年还在跟政协委员的儿子玩,转眼已经在跟政协委员玩了。不过,在我们跟委员儿子玩的时代,《准妈妈手记》这样的书是要锁抽屉的。一会儿“子宫”,一会儿“见红”,整个一黄书。那个年代,,“孕”啊“奶”啊这样的词,全是色情的,连“爱”也是被禁的;电影里,两情相悦之际,男的要求亲吻一下女的,女方定规是不肯,要是父母看到,男的就成流氓了。终于成了亲,名正言顺了,还是不能谈情,电灯一拉,大男人怯生生:“我们演电影吧。”演完电影,生活全盘改变。虽然觉得有很多经验可以和未来的妈妈们分享,但是一言难尽啊,再说,好像有些内容有点那个的。这样,有天晚上,钱亦蕉来电话,说写了本书。不能说这是本《妈妈必读》,因为钱亦蕉既不是权威的母婴专家,也不是十个孩子的母亲,据我所知,她的医学知识不会比我多,但是,正是这一点,使这本《手记》特别宝贵。一月,二月,十月,我发现,我也担心过她的担心,欢喜过她的欢喜。虽然说,每个人的“十月”各各不同,但是,十个月的心路历程却是何其相似,而且,她是多么大方细腻地说出了*隐秘的细节。写到这里,想起卡夫卡的一句话,他说,一个男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他的*大成就应该是,养老婆养儿子,如果还有可能,再陪他们走上一段。因为这句话,写《变形记》、《城堡》的卡夫卡才是人间的。同时,我在想,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哲学啊知识啊,《手记》的亲和力就是在这里。因此啊,未来的父亲,当你的妻子辛苦地跋涉在十个月的长河里,为她买本《手记》比买一本医学手册好,因为这本书里的怕和爱是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