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

作者大连理工大学组编/刘洁/刘娜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2-01

特色:

本书编写的内容与形式具有下列特色:1、题材广泛,信息量大。本书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当代资本主义实际,并联系中国经济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取了历史事件、经济故事、翔实数据、*新观点、人物传记等不同类型题材,内容信息量大,覆盖面广,针对性强。2、案例新颖,时代感强。本书所选案例,绝大多数为当前*新动向或热点问题,切入角度新颖,而且能紧密结合原理,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效性,吸引力增强。3、评析精当,说服力强。本书作者执教多年,案例教学经验丰富,将多年积累的心血及教学理念融入案例评析之中,立足社会现实,贴近师生思想实际,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本书可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公共课的辅助教材或课外阅读材料。[前言]  总序  案例教学法,又称情景教学法,情景仿真法,是当代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教学模式,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评判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真谛与核心,在于让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并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启迪,渐渐归纳并领悟出一个适合个人特点的有效的思维路线和思维逻辑,并把理论运用于实际,深化理论学习,真正地做到学理论、懂理论、用理论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大量的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的新的教学尝试。它在“两课”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灵活运用,无疑将为“两课”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契机,必将同多媒体教学一道成为深化“两课”教学方式改革的新的突破口。本套案例教学丛书的编写将这一新的教学范式全面系统地应用到“两课”教学中来,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与“两课”教学内容有关的典型事例和实践活动加以描述,经过系统加工和提炼,编写成辅助教材。本套案例教学丛书的编写和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使用,必将有助于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必将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两课”各门课程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将有助于大学生加深对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落实,使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必将有助于推动师生之间教与学“双主体”的双向互动,切实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从灌输教育向自我教育的转化,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思维主体结构和模式,具有较强的驾驭实践的能力。目前,案例教学法已经在管理、法律、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两课”教学的工作正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前景非常广阔。  本套案例教学丛书的编写,在内容上严格遵循教育部2003年3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学基本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紧密配合各门课程教学内容,贯彻实效性、导向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四个方面的要求,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心理需求,参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推荐教材”形成相应体例。  在本套丛书编写的过程中,大连理工大学校党委和校行政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有力指导,学校教务处领导十分关心本套丛书的编写和出版工作,并将其列为我校2004年度教学改革的重点资助项目,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选派了富有教学经验又有学术水平的精干教师参与这套丛书的编写工作,从而使这套丛书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完成,在此我们向一切关心这套丛书编写和出版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值此本套丛书出版之际,恰逢大连理工大学建校55周年,学校被确定为中组部直属大学,同时启动了“985”二期工程,从而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组织编写本套丛书既展示了大连理工大学“两课”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又将推动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政治理论事业部主任、编审李艳辉博士给予我们诸多的信任和支持,高度重视本套丛书的进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我们水平有限,本套丛书一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我们诚恳地希望使用这套丛书的教师和学生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以便我们今后再版时修订。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