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柚类栽培

作者主编:何天富
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12-01

特色:

片断:1997年在浙江玉环、重庆市、福建平和、广西恭城、浙江永嘉,先后召开了四次全国协作组会议和一次早熟柚类研讨会,五次会议各产区共选送优质柚类或优良株系样品共201个进行鉴评,其中有55个品种或株系获金杯奖,显示了经几千年的栽培,柚类的优质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品种资源保证。其中玉环文旦、琯溪蜜柚、苍南四季抛、内江通贤柚、广安龙安柚、南部脆香甜柚、永嘉早香柚、自贡龙都早香柚、新都柚、坪山柚……及恭城、容县、长寿等地的沙田柚等,都多次金榜题名,由于这些名牌柚类受到了生产者与专家评审的认可,坚定了各地发展的信心,名牌效应很快推动了生产发展,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也进一步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随着柚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优质柚类产品不仅可以走进千家万户,丰富中国人民的生活,还可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除传统名优产品沙田柚在国际市场有一定声誉外,异军突起的玉环文旦和琯溪蜜柚也在国际市场获得了较高声誉。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在中国生产中采用的柚类品种有近百个,但新发展区皆以当地的名优产品作为发展对象,目前栽植面积*多的首推沙田柚及其品系,1995年其栽植面积已达7.24万hm2,占当年柚类总栽植面积的51.2%,其次为琯溪蜜柚达1.63万hm2,占柚类总面积的11.62%,栽植面积居第三位的为梁平柚及其品系如达川的凤凰柚,广安的白市柚、龙安柚等达0.8万hm2,占柚类总面积的5.7%,上述三个品种及其品系栽植面积达9.54万hm2,占柚类总面积的67.5%,栽植面积达0.33万hm2以上的品种尚有玉环文旦、常山胡柚(系柚和橙的杂种)、安岳通贤柚、脆香甜柚,共达1.5万hm2,占总面积的10.4%,由此可见上述7个品种已占中国当前柚类栽培面积的80%左右。由于优质柚类以其优良的品种特性吸引着生产者和广大的消费者,不少产区以其作为品种结构调整的主选品种,尤其是被评为部优或农博会获金奖,全国柚类评比获金杯奖殊荣的地区,则以其品种为主栽品种大力发展,如平和已建0.667万hm2的琯溪蜜柚基地,玉环0.378万hm2的海涂优质文旦基地(玉环文旦由于采前裂果的严重,妨碍了他进一步的发展)。南部的脆香甜柚,安岳的通贤柚基地等,栽植面积均在0.33万hm2以上。目前全国柚类栽植面积上0.067万hm2的县据不完全统计有36个,均以优质名牌柚类作为发展对象。全国柚类栽植*多的县首推广东梅县,1996年栽植面积已达1.1万hm2,产量达15.5万t,平均666.7m2产量达929.8kg,若以投产面积0.83万hm2计,平均666.7m2产量更高达1250kg,均居全国首位。至于一些优质柚类的新区如通贤柚、脆香甜柚、龙安柚、龙都早香柚、永嘉早香柚等均处于发展阶段,幼树面积占80%~90%,据调查全国柚类投产率1995年仅为33.13%,以栽植面积计平均每666.7m2仅有221.7kg,以投产面积计每666.7m2产量为669.1kg,预示着生产潜力甚大。三、生产模式发生了质的飞跃过去柚类生产数千年均以宅旁四周小农经济的模式为主,随着80年代中国柑橘业大发展,柚园不仅上山、下滩,且有一些主产区集中成片发展柚园,以取得产业化的*大经济效益。如江永县,以往香柚生产,由于受小农经济束缚,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始终局限在粗石江镇的小范围内,一户少则一二株,多则七八株,几乎看不到二三十株成片柚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就曾把香柚生产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但由于技术、资金及管理等要素不成熟,到1994年柚的种植面积仍然只有2600hm2,年产柚类0.5万t。香柚仍然是藏在深山人不识的“珍品”,没有进入大市场。1995年,原湖南省委王茂林书记在江永办香柚开发基地,利用自然条件的优势和品种优势,种植香柚600多hm2,以推动全省丘岗开发的进程。县里首先实行正确的政策导向,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十万亩(0.67万hm2)香柚建设的决定》和《关于建设十万亩(0.67万hm2)香柚基地的若干规定》等政策,对土地流转,资金筹措,税费收取,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用政策调动各方参与香柚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利用荣获“中国香柚之乡”的机遇作好舆论宣传,增强号召力和凝聚力,还利用各种场合,大力开展“以柚办会,以柚办节、以柚交友、以柚撰文”等活动实行舆论导向。还宣传以发展香柚生产发家致富的典型,有力地促进了香柚基地的建设。为了适应现代化果园的建设,1.3万hm2基地开发,需要巨大的投入,县里首先从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入手,鼓励农民和县内单位以土地、劳力、资金参与开发,大力招商引资,借助外力促开发。由于省委书记带头,1995年以来先后有179家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在江永办起了香柚场,其中省直单位33家,市直单位25家,县直单位121家,面积达1400hm2,同时吸引了外地客商来租地开发。目前已引来外商9户,开发面积达660hm2;通过大户承包,目前全县1hm2以上的种柚大户有1464户,总面积达1840hm2,成为开发香柚生产的有生力量。对新建柚园强调规划、资金、管理一步到位、一气呵成,湖南省农业厅在江永允山投资280万元,新建柚园666hm2,园、路、电、水、渠、库、房、圈一次规划,一气建成。零陵卷烟厂投资600万元,花了3个月时间高标准种香柚100hm2,后续工程修建了园内道路30km,灌溉用水已上山进园。一群广州年青人,1993年投资200万元办香柚场,一年种植了26.7hm2,第三年获可观经济效益,1996年又投资80万元建了一座计划养2000头猪的猪场。一个沿省道1862线初步连成了“百里10万亩”香柚带,构建一艘跨世纪的“以香柚为中心的航空母舰”。广东梅县在柚类基地建设中的方针是“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山权不变,分户承包,双层经营,共同致富”。主要做法是:一是统一规划,分段招标承包,打破区域界限,广招人才、资金,做到高质量、高标准。二是由各级政府或农户之间相互调整零星土地,做到面积不变位置变、相对集中连成片、达到规模经营。三是机关单位参与办金柚企业、采用独立、联合入股等形式,鼓励和创造条件吸引企业家、外商及个体私营者回乡承包,做到多形式经营。四是积极推广承包一条坑、带包一面山、种好一园柚、养护一片林、饲养一栏畜、挖上一口塘,另外还建沼气池等山村小庄园模式,做到一次投入,多次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现全县12万农户有7万多户种金柚,其中0.2hm2以上的小庄园农户已有5.5万户,种果1.15万hm2,养猪32.5万头,养鸡、鸭、鹅500多万只,挖鱼塘养鱼0.09万hm2。1996年引进外商等兴办规模达几十公顷的果园就有5个,经营小庄园的有几百个。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又促进生产,多年来他们认真抓好“发育市场体系、理顺流通渠道,培植销售载体”的工作。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及多门路地开拓市场。做到千军万马搞销售,千条门路寻经销,把销售和种植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同时举办展销会,提高知名度还举办柚节、商贸洽谈会、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