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抗日游击队 综述 大事记》,反映了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期间,中共广东(含海南)、广西省区组织领导人民抗日武装的斗争历史。华南抗日游击队,也称华南抗日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东省、广西省多支人民抗日游击队的总称,其产生、发展并成为华南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有其独特的人文地理条件和深厚的社会历史基础。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发动对中国的全面侵略,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华南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坚持了长期抗战,华南抗日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革命传统,开辟华南敌后战场,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后游击战争,配合了国民党和太平洋盟军对日作战,为中国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献选编了1944年8月至1945年10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中央领导人、总部、南方(长江)局对华南抗日武装斗争的决策、指示、批示及有关文电;华南各省区党组织与各抗日纵队、游击队领导机关关于华南抗日武装斗争的决定、指示、作战方案、总结、报告及来往文电;省委、省工委和纵队以上领导人和重要书信、讲话、文章;中共中央、南方局及各纵队出版的报刊有关华南抗日武装斗争的社论、评论等共1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