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铸造工技术

作者主编:柳吉荣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6-01

特色:

本书是依据原机械部、劳动部联合颁发的机械工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编写的。全书内容包括:型(芯)砂的配制,造型与造芯,浇冒口系统、冷铁和铸肋,铸造合金及其熔炼,浇注与铸件清理,铸件缺陷分析,铸造工艺规程和生产技术管理,造型机械,特种铸造等,具有行业针对性强和注重实用的特点,突出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机地融于一体。片断:3.木屑(粉)木屑是木材加工过程中的残料,主要是锯、钻、铣加工中的细屑。木屑用于背砂中增加砂型的退让性和溃散性。4.脱模剂常用脱模剂有煤油、柴油、机油、人造石松子粉、洗涤剂及树脂砂专用脱模剂等。第二节型(芯)砂的性能与检测一、型(芯)砂的性能型(芯)砂必须具备一定的性能,以满足铸件生产的需要,有些性能直接影响铸件质量,有些性能直接影响劳动条件和生产效率等。1.透气性型砂的透气性是指紧实砂样的孔隙度。即在标准温度和100Pa压力下,1min内通过1cm↑2截面和1cm高试样的空气量。铸型在高温金属液作用下产生大量气体,铸型必须有一定的排气能力,否则在浇注时产生呛火,也可能使铸件产生气孔、浇不到等缺陷。气体的排出除通过铸型的出气孔和冒口外,还通过型(芯)砂粒间的孔隙。所以透气性是型(芯)砂的重要性能之一,但是砂样的透气性并不等于铸型(芯)的透气性,它只能间接地反映该型砂所造铸型的透气性。原砂颗粒大小和均匀程度,粘土、煤粉和水分含量,型砂的紧实程度及型砂的混制工艺等均是影响透气性的因素。2.发气性(发气量)、发气率(发气速度)发气性是指型(芯)砂加热时析出气体的能力。用单位质量析出的气体体积表示(cm↑3/g)。发气率是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的发气物如芯砂、粘结剂等,在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气体数量,其单位为cm↑3/(g.s)。砂型发气速度过快,会使铸件凝固初期气体容易侵人,形成气孔的可能性*大。型砂发气量主要取决于其中的水分和煤粉等附加物质的含量,应尽量降低水分含量,控制有机粘结剂含量和煤粉含量。此外,发气量还与浇注温度有关,浇注温度越高发气量越大。3.型砂强度型砂强度指型砂、芯砂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包括湿强度、干强度、热强度等。型砂强度高,铸型才能承受翻型、起模、搬运、合型等过程中的外力作用和浇注时金属液的静、动压力作用,否则将导致铸件产生夹砂、胀砂等缺陷。(1)湿强度即湿砂样在室温时的强度,包括抗压、抗剪、抗拉和抗弯强度。湿强度直接关系到造型操作,与干强度和热强度有一定关系。影响湿强度的主要因素有:砂子颗粒大小、均匀程度及形状、粘土加入量及其种类、含水量、混砂质量、紧实程度等。(2)干强度干强度是型砂试样按一定规范烘干,冷至室温后的抗压、抗剪、抗拉和抗弯强度。影响粘土砂干强度的主要因素有粘土和水分含量,粘土的种类及烘干规范等。(3)热强度热强度是型砂试样加热到室温以上时测定的强度。热强度反映浇注后铸型表面层强度的变化情况,热强度太低会造成铸件变形、胀砂、冲砂等缺陷;热强度过高会阻碍铸件收缩,使铸件应力增大,甚至造成裂纹。热强度与粘结剂种类、紧实度及附加物有关。4.残留强度、溃散性与落砂性残留强度是指型砂试样模拟铸造过程,经过一次或多次加热冷却循环后,测定的抗压、抗剪、抗拉和抗弯强度。残留强度大,则铸型浇注后结成团块的倾向亦大;型砂和芯砂在浇注后容易溃散的性能称为溃散性;而落砂性则表示铸型在浇注后解体的难易程度。粘土砂的残留强度普遍较高,而落砂性、溃散性较差,严重影响落砂、清理效率,加入木屑等附加物可以改善溃散性能。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