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和城市

作者[日]广田康生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3-01

特色:

从1991年冬季到1996年夏季这段时间里,我曾对“越境移民族群”及其“互动者”所形成的社会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和研究,并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了他们所提出问题的意义。本书就是在此基础上由两者汇编而成的。书中所涉及的,主要是以横滨市鹤见区为中心所形成的日本血统南美人社会的情况,但是我考察的重点,与其说是其社会本身,倒不如说是在于其作为“新移民”所特有的“生活方式”,移民社会的形成以及研究他们及其“互动者”所形成的社会——我在书中称之为越境移民族群网络——在城市社会学上所具有的意义。  我认为,通过自始至终地关注每一个“独立个体”所具有的越境移民族群经历(ethnic experiences)及其在特定“场所”中所建立起采的相互关系,既可以考察这些近年来成为全球性问题的有“适应而不同化”之称的“新移民”与我们共同生活在日本社会中的形态,同时也得以重新考察他们绕行或克服各种既定条件的行为以及由“共同体”这个词在产生该行为的日常网络中所指明的实际社会状态所具有的城市社会学意义。  正是出于对上述问题的关注,我在**章中聚焦他们的“越境移民族群经历”,安排了从调查笔记中所选出的“非同化”形态以及对解释这种个人具体情况的理论架构(关于异质性认识的理论架构)所做的一些分析和研究。在第二章,我聚焦他们的适应形态、“生活方式”以及“越境移民族群网络”——该网络作为一种日常关系,构成了前两者的基础——安排了一些案例调查和分析研究。在第三章,调查分析了在其“生活方式”与现有制度性社会的交汇点上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在第四章,聚焦他们(及其“互动者”)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生活方式”及其社会,并以城市共同体理论为素材,讨论了该方法的城市社会学意义。  在讨论这些新移民的生活方式及其社会的城市社会学意义时,我把“城市共同体理论”的“问题意识”和共同体概念本身作为论述的依据。我认为,“越境移民族群”(关于此概念的含义,参见序章中所做的说明)研究向城市社会学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本身就是对现代城市中“城市共同体”的意义进行重新认识的结果。正是这种看法构成了我采用上述方法的依据。在终章,论述了结合城市共同体研究来进一步研究“越境移民族群”所显示的“日常实践”以及支撑它的关系的必要性,并把它作为我今后研究的课题。  附带说明一下。在本书各章的构成上,我往往将“案例调查”置于“分析研究”之前,这是出于我对上述课题均来自“实地调查现场”的考虑。  *后,谨向为拙著付梓和每次调研提供帮助的所有老师、同仁以及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是我在立教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的导师中央大学奥田道夫教授,在研究上给了我很多建议和鼓励。尤其是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对体现在日裔南美人中的“越境移民族群”的生活方式及其社会所做的调查和研究工作还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理解。尽管如此,奥田老师还是对我的调查研究工作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并提供了很多发表这些成果的机会。对此,我谨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在那段时间里,我教的一些本科生和研究生配合我对那些聚焦个人经历的案例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就有关问题展开了各种各样的讨论;*令我感动的是,包括横滨市鹤见区U地区在内的各地区的居民和有关人士,对上述笔者所关注的问题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莫大的帮助。在此虽然不能逐一录下上述每位的尊姓大名,请允许我谨此奉上诚挚的谢意,并禀告拙著*终得以出版发行。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