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关系新论

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01

特色:
美国对华战略演变趋向;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空间;中美经贸关系的趋势与展望;布什第二任期对华政策展望;中美关系的历史沉思:风雨兼程;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2001——2004); “融合战略”倾向下的对华政策主调是积极的,但既有制度性规制,亦有协商性敦促,仍有强制性一手。 ——傅梦孜《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2001—2004)》 要推进中美关系在21世纪继续向前发展,有赖于双方确立积极合作、避免对抗、求同存异、培植信任的大思维。 ——林利民《中美关系的历史沉思:风雨兼程》 当前及今后必须回答的一个中心命题,是如何看待和应对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中美关系,因为中美之间的诸多结构性矛盾正是因为中国迅速崛起这个特定条件而愈益凸显。 ——袁鹏《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空间》 中美关系目前正在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一种以“议题为导向”的关系性质。 ——朱锋《布什政府第二任期内的中美关系》 从未来相当长时间的发展态势来看,中国对美战略发生主动的、根本性改变的可能性较小,所以美国对华战略的变化就成了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刘建飞《美国对华战略演变趋向》 由于在国际体系中地位的不同和对利益需求的明显差异,中美两国不可避免产生了结构性矛盾,并在一个时期以来主要表现为中国力量上升、利益需求扩展与美国维护其霸权安排的矛盾。 ——唐永胜《中美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及其化解》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反恐、反扩散和新时空背景下,中美关系这一当今世界*复杂、*敏感的双边关系将会何去何从?是陷入传统国际关系理论所预言的崛起大国与现存霸主必然发生冲突的“历史周期率”,还是走向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建设性合作?本书汇集了中国知名智库、学府的30多位中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上述大战略问题作出全方位、多视角的回答,而且对中美关系中的台湾、西藏、香港、经贸、人权等问题以及美国大选、台湾院外集团等美国国内因素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这是继《反恐背景下美国全球战略》之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推出的又一部力作。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