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敌人

作者理查德·希拉里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6-01

特色:
“二占的文学经典之一。” ——菲利普·法兰奇《伦敦书评》 “许多冗长的作品往往只能浮于人们记忆的表层,而希拉里的作品虽是薄薄的一本,但他精练的文字却深深植入了读者的记忆。” ——阿瑟·克斯特勒 “希拉里的笔调鲜活,文字犀利……展现了一个没落英雄的浪漫与悲剧。” ——歌德弗兰·史密斯《星期日泰晤士报》 “这样的作品总是令人不吝赞言……展现了一个没落英雄的浪漫与悲剧。” ——约翰·奥尔《伦敦周报》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经典。《*后的敌人》的每一页都提醒我们,希拉里命中注定是一名作家。更值得赞赏的是,少有作家能像他一样,以零度情感切入,用如此客观冷静的笔触描写自己。” ——伊丽莎白·波恩《泰特勒报》

评论界称“这不是一本某位飞行员记叙战争的书,而是一位作家刻画飞行员的书”,本书《*后的敌人》论述的正是一位青年作家的故事,他作为一名喷火式战斗机飞行员接受训练和投入不列颠之战的经历,以及他被击落之后的生活境遇。 理查德·希拉里以1940年9月3日他从霍恩丘奇机场升空作战切入,一开头就扣人心弦:海峡上空的一场恶斗,“旋转的飞机和曳光弹交错翻飞的一片混沌”。他的飞机被击中,一头砸向水域,他在英吉利海峡上漂泊了数小时后终于被马盖特救生船救起。 接着围绕这九月的日子,《*后的敌人》展开了这个不平凡的感人故事:在牛津大学三一学院无忧无虑的时光,在德和匈牙利漫不经心的划船比赛,战斗机飞行员的训练和空中战斗,然后是被击落并严重烧伤之后缓慢而又极度痛苦的医疗和康复。理查德还向我们叙述他的诚挚友谊和悲壮捐躯以及他对失友之痛的强烈反应。他对自己的战斗经历做出进一步的反思,正是这番经历使他由一个为同龄人赞赏和羡慕的天生英俊运动员变成一身伤残的人。由于不能肯定他是否还能获准再度升空作战,理查德自问能为死去的战友做些什么?正如他自己所写:“想了一会儿,一个念头闪现。我可以写作。”于是就有了这本《*后的敌人》。 本书自1942年在英国首次出版后曾多次重版。本社引进的是该书于2003年由加拿大PIPPIN出版公司出版的作者去世60周年的纪念版。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