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文思潮”栏目的主题是文化视域里的美学研究。美学学科的诞生本是欧洲启蒙文化的产物,它是时代和人的解放的感性呼唤,也是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诸多分裂的理性反思。本辑“热点聚焦”栏目里的两篇文章和“症候分析”栏目里的四篇文章,描述的文化场景各不相同,前者聚焦现代都市景观和都市人们的活动样式,后者谈及的内容则是中国农村当下文化原滋原味的方方面面。在价值判断上,前者立足于理论的分析,偏向乐观的逻辑指向,认为“在正确的价值理性指导下的发展观,才是通往美好生活的通途,可以感知到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是国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真谛,而活动观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新的视野与具体实现途径”。“症候分析”栏目里的四位作者都是地地道道的乡土作家,对农村、农民有着刻骨铭心的天然的情感依恋,他们对乡村文化近乎原生态的写生,有欢喜、也有悲伤;有憧憬,也有困惑和迷茫。在城市化的进程里,乡村文化的价值何在?乡村文化的出路何在?四位作者的感性书写显然无意也无法回答这样宏大的问题。若两相比较,贸然做出简单的肯定或否定,那显然是幼稚的。英国理论家雷蒙?威廉斯在《乡村与城市》(2013年)里说: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是一场活跃的、直接的、持续的斗争。我们可以看到,这也是一场非常复杂的斗争,它触及我们生命的每一部分。”记录文化发展历程中的复杂面向,此乃我们职责之所在。编发在“七纵八横”栏目里的两篇文章对地域文化文献和文化景观的解读,既有新意,亦有趣味,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