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集

作者(唐)韩愈/陈霞村/胥巧生解评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01

特色: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敢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初春小雨》  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它的源和流。这其中*起码的,就是*广大的国民应该知道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真正的源,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本的流。作为出版者,我们没有必要探讨这个问题,却有义务将*能体现中华民族本源与主流的出版物献于国人面前。于是,就有了这套《中国家庭基本藏书》。  这是一套近乎廓大无当的出版计划,但其中反映了我们作为出版人的赤子诚心。我们知道,中国的家庭,是中国文化*基本的单位,假若中国的文化家庭拥有中华民族*基本的元典和*有代表性的著作,那么,这就必将有助于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铸造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便是我们出版这套书的初衷。  所以,这套丛书以经典的传统文化名著为基础,分为6卷:诸子百家卷:包括先秦元典性著作《诗经》、《周易》、《论语》、《孟子》、《韩非子》等16种。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源头活水。张之洞说:“先秦著作,一字千金。”可为先秦诸子著作的准确概括。  名家选集卷:包括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元好问等21位著名文学家的个人选集。这部分选集以唐、宋文学家为中心,代表着中华抒情文学的*高成就。  史学名著卷:包括《左传》、前四史及《资治通鉴》。它们是中华史学的精华。认识历史,当从此着手。综合选集卷:包括唐诗、宋词、元散曲,以及《千家诗》和《古文观止》,均为历经考验的名家选本,以图*广泛地补充“名家选集卷”未能概括中华诗文精华的缺憾。笔记杂著卷:包括从《三字经》到《曾国藩家书》等15种广为民间接受的杂著。其实,它们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深层次的内涵。  戏曲小说卷:包括从《西厢记》到四大古典小说名著的18种戏曲小说。这是中华民族文学创作的*高峰。从某种程度看,它们与《三字经》一样,内含哺育中华民众的*基本的精神营养。  为向读者负责,我们在出版时间上不求一时之效,而采取分集出版、渐成规模的方略;不求在一书、一时上获取经济效益,但求能不断扩大读者面。我们的心和*广大的读者是相通的,所以,我们一定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广泛的市场。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它们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短篇如《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远;长篇如《送穷文》、《进学解》,运用问答形式,笔触幽默,构思奇特,锋芒毕露。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体裁多样,文笔多变,形象奇幻,理论精湛。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学习儒家经书的,如《平淮西碑》,用《尚书》和《雅》、《颂》体裁,篇幅宏大,语句奇重,酣畅淋漓;《画记》直叙众多人物,写法脱化于《尚书·顾命》、《周礼·考工记·梓人职》。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名篇《张中丞传后叙》,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学《史记》、《汉书》,描绘人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张君墓志铭》等。记文学挚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贞曜先生墓志铭》等。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铭中,韩愈也有些“谀墓”之作,当时已受讥斥。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祭十二郎文》;一类写朋友交谊和患难生活,四言押韵,如《祭河南张员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杨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接近传奇小说。韩愈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  他善于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如“蝇营狗苟”(《送穷文》)、“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进学解》)等新颖词语,韩文中较多。他主张“文从字顺”,创造了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文语言,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但他也有一种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谓“不可时施,只以自嬉”(《送穷文》),对后世有一定影响。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诗。韩诗古体工而近体少,但律诗、绝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楚昭王庙》等。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780)以来的平庸诗风。但也带来了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不良风气。尤其是以议论为诗,甚至通篇议论,把诗歌写成押韵的理论,对宋代以后的诗歌产生了不良影响。  韩集古本,以南宋魏怀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为*善;廖莹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遗文》(明徐氏东雅堂翻刻)*为通行。清代顾嗣立、方世举各有诗集单行注本。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是另行系年的集注本。另外,为韩集作校勘或补注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陈景云、王元启、沈钦韩、方成和今人徐震。年谱以宋洪兴祖《韩子年谱》*为详备。赵翼《瓯北诗话》、方东树《昭昧詹言》、林纾《韩柳文研究法》中有关部分,是评论其诗文的代表著作。  本书在旧稿基础上增补修订完成的。收选韩文35篇,凡文体相近者排在一起;韩诗30首,按写作时间先后排列。选自世级綵堂本《昌黎先生集》,并以马通伯《韩昌黎集校注》、《钱昌黎诗系年集释》参校。注评时参考时贤著作多种,恕不一一详列,在此谨致谢忱!为方便读者使用此书,末附“韩愈年谱简编”、“韩愈重要研究著作”及“《韩愈集》名言警句”。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