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现代主义加乡土色彩形成了施叔青早期小说的主调。到了《香港的故事》,香港的美与丑都是极端的,在施叔青的小说里便有了一种哥德式的夸张。四十多年前,另外一个女作家便以外来者的眼光写下了一系列的香港故事,施叔青显然也继承了张爱玲传奇的路子。 ——白先勇
凭什么?他到底凭什么?愫细的心在抽紧,热泪像珠子成串滚下,再怎样她也料不到自己会在这段不相配的恋情中,扮演如此凄惨的角色,她竟失败得如此彻底。男人是世间*不牢靠的东西,情爱嘛,激情过后,迟早会过去的,这是女将们在身经百战之后得到的结论。 施叔青,十七岁就以处女作《壁虎》登上文坛,小说中那扎根于西方精神分析理论的奇异风范,引人注目,被奉为台湾六十年代现代派小说的经典之作。她,从曼哈顿获纽约市立大学戏剧硕士后,一边从事传统的京剧、地方歌仔戏的研究,一边继续小说创作,写下了大量的探讨女性婚姻、生活的作品,在台湾女作家中自成一格。她,多年来,致力于用文学来探索香港这个奇特的城市,以细腻的笔调、敏锐的触角、鲜活的语言来描绘香港五光十色的众生相,勾画香港百多年的历史,“香港三部曲”和系列“香港传奇”,流韵直追白先勇的“台北人”。 她,充满激情和勇气,风尘仆仆地走进一个个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世界艺术的汇集处,用智慧的头脑、独特的视角,深刻写下了一个现代人对历史、文化的崭新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