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

作者傅伟勋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3-01

特色:

片断:关涉独创性哲学思想家的自我理论展开课题。我通过他的指点,暂时获取以下个人心得:(1)哲学史与哲学创造需要分开,而哲学史的方法论与哲学创造的方法论亦有本质性的殊异。中国传统的开创性思想家就因为过分执守道统,常不(愿)分清哲学史家和哲学家的功能,而以注解式的方法试予打开自己理路,故在思想展示与语言表现囿于陈袭的框架,处处感到限制。在这一点,我们实有必要学习西方开创性思想家的“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这种独立自主的哲学探求精神。(2)哲学思想的创造与新方法论的建立乃是一体两面,不可分离;这一点在西方哲学特别明显,**流的独创性哲学家如亚理斯多德、笛卡儿、康德、黑格尔、海德格、维根斯坦、罗素等等,皆是如此。在中国哲学亦理应如此,只因我们过去缺少高层次的方法论反省,故常忽略哲学创造与方法论建立的不可分离性。(3)哲学思想的创造必定涉及理论奠基的立证,理路清楚而前后一致的思维程序、新颖明晰的语言表现、哲学思想的系统化等等课题。纳斯对于哲学思想的奠基与体系化所提示的一套纯西方式方法论虽不太适用于中国哲学的未来重建与开创,他所讨论的上述课题对我们的哲学传统至少构成一种建设性的挑激,耐人深思。纳斯也很喜欢淑儿。学期结束后他请我们在附近中国餐馆吃饭,半认真地说:“如果我再年轻二十岁,我就要跟你们二位闹三角恋爱了。”我那时刚要离开加大,以东西文化中心的丰富旅费游历美国各州,包括西雅图的世界博览会。我问他是否也去参观,他回答说:“文明对我大可不必了,我要拥抱的是伟大的自然。”我们就如此告别了。数年之后他来函告诉我们,已在开始学梵文,探求东方之道。一九六九年他也参加过在夏大举行的第五届东西哲学家会议。克服了个性限制我从旅行归来,在柏克莱与淑儿订婚而匆匆告别,飞返檀岛,在初次旅美的*后半年写完硕士论文《休姆因果论基本概念解析》。那时夏大哲学系因有东西文化中心的强力支持开始扩大,新设博士班,我就变成**个候选人,但因两年期限的签证无法更改,我只有退一步再拿一个硕士学位回家了。我选休姆因果论为研究题材,一方面固然是为深化我对整个(以知识论为主的)近代西方哲学的了解,另一方面则是特别为了彻底克服我那过分感性、喜好文学胜过哲学的个性限制,俾能通过这一关哲学生命的试炼加强并提升我理性的一面。这一次克服自我限制的哲学磨炼,对我日后的哲学思考以及哲学教育工作帮助极大,至今庆幸不已。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