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既是自然环境演变的敏感地区,也是人类物质文化演进的活跃地域。从30万年前远古始,经史前原始农业开发,至距今3500年以后,以戎狄——匈奴为主的从事畜牧—游牧业的北方民族,历经商周秦汉,逐渐发展强大。公元前209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将北方草原“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建立起控地东起辽河,西逾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的匈奴帝国。其间不仅与中原农业民族,也与东北、西北以及欧亚草原民族频繁接触,经济文化互相影响,不断融合,创造了丰富多彩、举世闻名的北方民族青铜文化,为缔造中华文明及沟通中西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公元48年以后,匈奴分裂,北匈奴西迁,南匈奴归附于汉王朝,成为中华民族统一体 的重要成员。本书讲述的是北狄——匈奴有这一“历史—文化区”的早期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