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花树:李树喜诗词三百首

作者李树喜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01

特色:

李君树喜将历年的诗词选辑成集,命曰《杂花树》。一是切合自己的名字,二是切合写作的意趣。树喜和我是老友,相差近二十岁,是忘年交。他是著名的记者、报告文学家,并有多种专著问世,他在诗词方面也卓有所成,称得起是一棵烂漫的“杂花树”。   李君在自序里说:他写诗“有所遵循又致力出新,虽不涉怪力乱神,亦有前贤今人未及言之者”。“致力出新”是他的诗词一大特色。   我以为,“新”有两层意思,一是写当代人新的思想感情、当代的种种事物,富有时代色彩。二是道前贤今人之所未道,创出新意象,新意境,新构思,新韵味。两者往往是相结合的。   诗人在新疆的一首诗写道:“夜色朦胧月色悲,秋来犹是夏时衣。梦中恐惹离人泪,怀抱羌笛不敢吹。”历代诗人往往以吹笛的哀韵写离人的悲苦。此诗反其意而用之,别出心裁,表现出更深沉的哀怨。写漓江的一首诗道:“巨笔挥天外,涂描雨和风。无心飘作带,随意便成峰”。韩愈咏漓江“水似青罗带”,已成千古名句,在今天诗人眼中却是另一番景象。他把漓江比成一支大笔,无心作带,蘸着风雨向天随意挥洒,便画出形象各异的奇峰。不仅创意新奇,而且更能传漓江之神。到过漓江的人都会感到,山色如水,水色如山,而且山湿漉漉的,似刚才画成,墨迹未干。   诗人笔下,时有佳句妙趣横生。如“溪水柔如初嫁女,松石苍若老渔翁”,“无限秋风游子意,清波如酒月如镰”。其中之比喻,寡闻所及,前未之见,把溪水的美写到极致。《偶得句》一诗颇为别致:“人心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复复山,情意浓浓淡淡酒,收成雨雨风风年。”通篇多用联绵词,过去诗词中偶一见之,多是游戏之作,无多深意。这一首则不同,于轻松中透视出世态人情,余味深深。《春归》则画出一幅田园春光的小品,又新又美:“水浅荷塘月,风柔柳絮花,春归如燕子,*早到田家。”历来写春归,多带有愁绪。此诗不同,创出全新的境界。春去夏来即进入耕稼的大忙,农家并不介意花开花落,却喜落花之后,枝间出现新的果实。   李君深于历史的研究,著有《中国人才史》和《用人通鉴》等,所写咏史诗多首,视角独特,颇有创见,且举一例:“媾和总是兵压境,禅让多因剑抵腰。胜者王侯败者寇,吹吹打打换新朝。”寥寥二十余字,道破几千年古今中外所谓“媾和”、“禅让”的政治把戏,快人快语。尧舜禅让,是我国上古有名的佳话,然而尧幽囚,舜野死,早有史家提出疑问。且看清宣统退位,完全是大势已去的万般无奈,是在“兵压境”、“剑抵腰”的威逼下作出来的,然而看那些逊位的诏书,却常常说是“禅让”!放眼今日之世界,有多堂皇美妙的言辞掩盖着刺刀上的鲜血。吟味此诗,令人忍俊不禁。   李君又是富于感情的,《中秋思痛》是这样写的:“悔接老父旧银元,月照中秋去不还。坟土新生离乱草,纸钱岂抵米柴钱。”诗人自注道“近年来,每还乡,父亲都要将所存几块旧银元与我。我婉拒之间有说不出的味道,总之是不祥之感。去年‘十一’携妻女归,父将银元悉数交孙女收藏。临别,眼中泪光闪闪,令人不敢正视。逾年清明即逝。吾感慨思痛,岂有命运与先兆乎?”诗并文俱感人至深,读之酸鼻。子欲养而亲不待,纸钱再多怎抵得在老人生前给与更多的赡养和关怀!这是孝心深厚的子女所有的共同感情,经诗人道出。想人之所共想,道人之所未道,更具有至深的感染力。   该谈一谈的诗还多,只举这几例。但还必须以一诗作结。《原上草》写道:“拼将生命越寒冬,叶又青葱花又红。哪管他人何颜色,自开自落自从容。”这是诗人情怀的自我写照。何等从容而潇洒!   当代诗词的发展需要许多条件。其中求新要算是关系荣悴存亡的一个条件。求新不易,以深厚的风骚底蕴,创铸时代的新诗声更难,终生致力于斯也只能为诗之大厦添一砖瓦。我虽已老迈而诗兴未衰,愿与李君共勉。   时居新西兰的奥克兰。二月,这里是夏天,却凉爽如京华之秋。宿雨初晴,鸟鸣啾啾,窗外望去,草坪花木,一片皆绿。序文写罢,逸兴未已,更缀小诗,以为结束:   侵岛书楼爽夏风,林梢滴雨鸟呼晴。萋萋芳草生新绿,一树杂花恰序成。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