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作者郭宇波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01

特色:
文学名著,具有永久的魅力,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曾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面对未来竞争性很强的社会,少年儿童需要做好准备,从素质的培养、性格的塑造、心理承受力的加强,到思维方式的形成、智力的开发以及意志的锻炼,都是重要的课题。家庭教育的单凋,学校教育的局限,社会教育的不足,使孩子们面对许多问题感到困惑。而文学名著展现了丰富的世界,书中生动具体的形象、曲折有趣的情节,促使小读者从中观察人、人与人的关系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可以说,文学名著是人生的教科书,它们能让小读者通过书中人物的命运,了解社会,体察人生,不知不觉地得到启迪心灵的钥匙。而名著中文学的美,语言的美,更是滋润心田的清泉。“中国文百古典文学名著”是一叶轻舟,小读者能驾着它遨游知识的大海洋。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母、贾政、王夫人、尤三姐、刘姥姥、睛雯、鸳鸯等近400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叙述了贾家荣、宁二府父子、兄弟、妻妾、主仆之间在婚姻、道德、文化、教育、财产等诸方面错综复杂的人事纠葛和矛盾冲突,真实、典型地反映封建贵族的没落生活,展现广阔的社会画面,因此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因其雅俗共赏,问世200多年来一直家喻户晓,让人百读不厌。《红楼梦》写的是日常生活,又将日常细节与重要事件相结合,情节波澜起伏。在贾府内,矛盾重重:不仅有家族统治者与叛逆者、奴仆之间的矛盾,而且统治者内部,如嫡庶之间、不同派系之间矛盾也很复杂,宝玉挨打与抄检大观园就是全书的两个情节高潮,也是三对矛盾的集中爆发。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塑造出一大批诸如贾宝玉、林黛玉、薜宝钗、王熙凤、贾母、贾政、尤三姐、刘姥姥、晴雯、鸳鸯、袭人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语言准确洗练,优美典雅,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红楼梦》语言优美生动,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