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作者郭宇波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01

特色:
文学名著,具有永久的魅力,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曾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面对未来竞争性很强的社会,少年儿童需要做好准备,从素质的培养、性格的塑造、心理承受力的加强,到思维方式的形成、智力的开发以及意志的锻炼,都是重要的课题。家庭教育的单凋,学校教育的局限,社会教育的不足,使孩子们面对许多问题感到困惑。而文学名著展现了丰富的世界,书中生动具体的形象、曲折有趣的情节,促使小读者从中观察人、人与人的关系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可以说,文学名著是人生的教科书,它们能让小读者通过书中人物的命运,了解社会,体察人生,不知不觉地得到启迪心灵的钥匙。而名著中文学的美,语言的美,更是滋润心田的清泉。“中国文百古典文学名著”是一叶轻舟,小读者能驾着它遨游知识的大海洋。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著名*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在其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唐代,三国故事已广为流传,连儿童都很熟悉。随着市民文艺的发展,宋代的“说话”艺人,已有专门说三国故事的,当时称为“说三分”。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实际上是从说书人使用的本子,虽较简略粗糙,但已初肯《三国演义》的规模。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所征引的资料(还包括《世说新语》及注中的资料),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在了规模宏伟的巨著——《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还擅长战争的描写,既有长时间的对垒战,也有短兵相接的速决战;既有上百万人的大战,也有千百人的小打。这些战争中,有的以强制弱,有的以弱胜强,有的先胜后败,有的反败为胜,有的刀兵相向,有的出奇制胜……总之,这些战争都写得千变万化,各具特色,一幕幕惊心动魄,再现了动荡时代的社会现实。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