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骊利翁效应

作者陈敏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7-01

特色:
人们的表现往往与别人对他们的期待相一致赏识、信任、赞美、鼓励的力量以促使人更加优秀这对管理、教育、家庭、自我成长充满了启示。 一些企业热中的小恩小惠和各种津贴、刺激手段并不能够算做有效赏识。有效赏识是那种能够激励员工对你说“你让我觉得功成名就”的赏识。 ——《赏识管理》作者 辛迪·温特莱斯 我那能使员工鼓舞起来的能力,是我所拥有的*大的资本。而使一个人发挥*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还没有发现任何——无论他多么伟大,地位多么崇高——不是在被赞许的情况下,比在被批评的情况下工作成绩更加好。 ——美国钢铁公司的**任总裁 史考伯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塔尔森和雅各布森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对一所小学的6个班的学生成绩发展进行预测,并把他们认为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名单用赞赏的口吻通知学校的校长和有关教师,并再三叮嘱对名单保密。实际上,这些名单的人名是他们任意选取的。然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8个月以后竟出现了令人惊喜的奇迹:名单上的学生个个学习进步、性格开朗活泼、求知欲强、与老师感情甚笃。为什么8个月之后竟会有如此显著的差异呢?这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原来,这些教师得到权威性的预测暗示后,便开始对这些学生投以赞美和信任的目光,态度亲切温和,即使他们犯了错误也没有严厉地指责他们,而且通过赞美他们的优点来表示信任他们能改正,实际上他们扮演着皮格马利翁的角色。正是这种暗含的期待和赞美使学生增强了进取心,使他们更加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奋发向上,故而出现了“奇迹”。这种由于教师的赞美、信任和爱而产生的效应,他们把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本书提醒每一位渴望在职场工作中如鱼得水,渴望在家庭教育中创造奇迹,渴望在人际交往中左逢源,渴望在人生事业中追求成功的人。当你完全理解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明白了赞美别人、赏识自己的真谛,并且将它运用到生活去,那么,在你的周围,必定充满了和谐与信任。 本书可以说是企业、机关和个人对付人与人之间形成的隔阂与摩擦的*好良药,也是国内相关题材的**本著作。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