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评价报告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评价报告

作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CIP号:2017290359

书号:978-7-5201-1906-1

出版地:北京

出版时间:2017.12

定价:¥79


简介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合作的内在要求。本文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宏观环境,评价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现状及问题。在新常态下,长江中游各城市应因地制宜地选择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发展目标。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选题的价值在于:一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合理评价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水平及提升路径,丰富相关学术研究;二是研究成果可以作为政府决策参考,为国家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让广大读者了解作为国家级城市群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现状、具体发展思路,起到普及知识,广纳良言的效果。本选题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一方面是一体化评价指标的构建。本选题通过借助市场化指数解决区域认知的量化问题,构建反映区域特征、全新的城市群一体化化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一体化的空间效应评价。本选题在实证分析上运用最新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区域一体化的最明显特征之一是具有外溢性,这意味着相邻经济体之间存在影响,以往的实证文献虽然也运用了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但是并没有纳入各个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失偏颇的。本课题运用空间误差模型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一体化的空间效应,将考虑随即扰动项可能存在空间依存性的特征,由此进行的估计能有效去除由于忽略空间相依性而导致模型的错误设定,提高了实证估计结果的有效性。 二是学术观点创新。推进国家级城市群的一体化是形成新的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新常态下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一体化关键在于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共建、公共服务共享和体制机制的一体化。本课题就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一体化现状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提出一体化新的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