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包装工手册 精

作者主编:董前程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5-10

特色:

片断:**章包装基础知识一、概述包装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产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包装是*后一道重要的工序;在流通过程中,包装对保护商品、美化商品、宣传商品以及对商品的贮存、运输、销售、使用,都起着重要作用。总之,包装从经济、技术、科学、文化等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的发达程度。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商品包装质量关系着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的产品声誉。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商品的包装极其简陋,几乎都是用草、麻、棉、竹、藤和柳条等天然材料包装,运输的衬垫材料是木丝、锯末、纸条等,对某些商品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工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逐年快速增长,促使商品包装不断改进,但直至60年代与世界上先进工业国家相比商品包装差距仍然很大。70年代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使我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对商品包装工作既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历来非常重视发展包装事业,江泽民总书记在1991年参观全国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展览会包装工业馆时,明确指出:“包装很重要,不仅是保护商品的问题,要通过搞好包装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李鹏总理在参观包装工业馆时指出:“包装是个大行业,我国工业产品的包装现在达到这么好的程度,同过去比变化这么大很不容易”。为了加强包装工作,经国务院批准,在1980年和1981年我国相继成立了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和中国包装总公司,1994年包装总公司正式成立了包装技术中心,为包装行业的发展从组织和人员上提供了条件,促进了我国的包装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技术角度,其主要表现为,相继开发了一大批新的包装材料及包装机械,推广了一批新的包装技术,例如:1)以纸及纸板为主要材料的轻量包装的开发及普及。2)利用塑料类材料、金属箔材进行防潮、防水包装。3)以纸代塑、以土代木等新型材料的开发与应用。4)新型缓冲材料的开发和缓冲包装技术的应用。5)包装材料的大量专业化生产。6)随着包装机械的不断开发,从而带动多种包装技术的发展。7)包装标准化及运输合理化。1985年,我国成立了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截至1989年底,国务院下属部门中已有23个部门建立了标准化研究所(中心、室),拥有一批专门从事包装标准化工作的人员。几年来,包装标准化工作在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截至“八五”期间,我国已累计制定国家和行业包装标准500多个。1984年及1985年开展的全国范围内的包装大检查,由于国家各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取得了初步成效,由于包装不善造成严重破损的产品减少了;装卸方面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开始得到纠正;运输的集装化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包装大检查,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对改进包装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推动包装行业的发展,使之进一步适应国内外市场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商品包装工作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与当前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从发展经济角度来看,包装行业仍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