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航线

作者刘小童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8-01

特色:
驼峰航线(1942-1945)——一条改变二战太平洋战区格局的航线!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为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1942年夏,日军切断了中缅公路这条盟军和中国联系的*后通道,一切物资运输被迫中断。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不惜任何代价,开通到中国的路线。由于海陆已无通道,只能开辟空中航线,于是驼峰空运诞生了。“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长、条件*艰苦、付出代价*大的一次悲壮的空运。在长达3年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冰机2100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84000多人,共运送了85万吨的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单是美军一个拥有629架运输机的第10航空联队,就损失了563架飞机。而总在这条航线上,美军共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优秀飞行员近3000人,损失率超过80%!而前前后后总共拥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竟然先后损失飞机48架,牺牲飞行员168人,损失率超过50%!

记录悲壮的历史,警醒忘却的记忆! 本书深入追溯记录驼峰航线的历史,大量采访“飞越驼峰”的承担者——中国航空公司(CNAC)的现存中国员工,以翔实的史料结合大量珍贵的历史亲历者的口述,真实地记录抗战时期“驼峰航线”这段影响了整个太平洋战区格局的悲壮历史——一段关于战争、勇气、友谊和飞翔的重要历史。  该书成为国内**本对该段历史全面、真实、详细的记录。作者从中国人的角度记录这一悲壮航线,同时也追踪记录下中国参与者的历史命运,搜集了来自中国内地、美国以及中国台湾的可靠史料和大量珍贵的历史亲历者的口述实录。  作者采访了现在能够所有找到的中国方面的历史亲历者,其中年龄*小的也已经82岁,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录。作品不仅完整记录了事件的悲壮,而且也记录了一段信实的人的历史。历史的记忆与人的命运动人心魄。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