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词汇语用学视角研究了词汇同义关系在语境中的构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释词汇同义关系的词汇语用学模型。通过整理和比对语言哲学、语义学、语用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及其分支对词汇同义关系的前期文献研究,作者从词汇语用学角度出发,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特别范畴这一概念,给出词汇同义关系的几点理论假设:语义待确定性(linguistic underdeterminacy)是同义关系认知的必要基础和前提;同义关系依靠语用推理机制由听话人在线推导;同义词须通过特别范畴(ad hoc category) 在线构建,而不是预先储存在大脑中的既定语义联系(semantic association)。为了验证上述理论假设,本书设计了两个认知心理实验。第一个实验测试在无语境与有(语句)语境条件下被试选择同义词的一致性;第二个实验也包括无语境和有语境两个变量,但后者的呈现条件为被试内同时呈现一般范畴名称和特别范畴名称。通过计算匹配分数(matching score)以及匹配分数与词汇语料库出现频率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发现,词汇同义关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境,是即时在线构建的意义关系,而非既定的语义关系。继而本研究通过多因素混合方差分析,表明呈现特别范畴名称能显著增加词对间的相似度,这一结果证实了语用推导理论的预测: 词汇同义关系的构建并不是单纯的语义联想,而是在关联语境下进行的语用推导;同时也证明特别范畴通过将交际双方认知付出努力转移至相关潜在信息的方式,协助词对间的同义关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