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桂建等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CIP号:2017228782
书号:978-7-03-054541-1
出版地:北京
出版时间:2017.9
定价:¥60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主题,全球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日趋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环境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人类及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将面临极大威胁,最终出现各类病变以致无法生存。为此,我们需要找到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既要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又要避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这可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与资源问题入手,针对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寻求合理发展策略。黄河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三角洲,也是中国最年轻的河口湿地,位于陆地和海洋的交汇处,是湿地和陆地污染物的蓄积库,生态敏感性较高,因此,我们选择黄河三角洲作为研究区域,可直观地反映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下环境所面临的影响,具有较重要的示范研究意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因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高毒性及长距离迁移性等特点,这类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环境焦点问题;重金属是一类难降解、隐蔽性强、毒性大和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它们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行为复杂,可通过食物链不断蓄积,最终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为此,我们选择这两类污染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对研究区其它典型污染物如烃类污染物也有所涉猎。本书主要研究黄河三角洲区域内多种环境介质(如土壤、水体、沉积物、沉积柱和生物样品)中污染物的种类(主要包括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重金属和正构烷烃、)、污染水平、时空分布特征和风险水平。基于以上基础,对多种污染物在黄河三角洲区域内各环境介质中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进行概括,进而深入了解区域内环境状况,为污染物控制及治理以及寻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点提供理论参考。本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刘桂建教授主编,笪春年、柳后起、袁自娇和王珊珊分别参与书中部分章节的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