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非平衡性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全球化推动下的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潮流和总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区域(或地区,以下同)经济一体化。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的地区差距仍然存在,但从总体趋势上来看,基本处在日趋缩小的状态,这是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应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二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视城乡之间产业布局和规划,以求通过区域增长极的增长来实现城市和乡村经济共生共融,且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当前,欧美各国在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充分发挥着区域增长极对周围腹地的辐射优势,在宏观调控下加速城市和乡村产业关联和经济互动,基本已形成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态势。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口状况、基础设施、生产力布局、市场机制、技术水平、文化习俗、意识观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迥然,客观上存在着地区差距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问题。区域增长极的增长是解决中国区域差距问题的有效途径。本书试着通过对区域增长极理论、机理、中国区域增长极增长的动力系统、中国区域增长极体系的构建、中国区域增长极的增长和培育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努力勾勒出中国区域增长极增长的宏伟蓝图,为解决中国区域差异问题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