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电影理论是一个令人沮丧的话题。中国基本上只有电影评论,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影理论。电影理论和所有门类的艺术的理论一样,已完成了从本体论到方法论的过渡,今天的电影理论是对具体电影作品的方法论解析,因为对电影创作规律的探求只能是在人们尚未摸清电影本体真相的时候进行。
郭小橹,这个感觉有点像中世纪骑士的女子,她以本性的温情关怀着银幕上无奈挣扎抽类,翔着被伟岸的逻辑性踩在脚底却身不由已地往上攀附的女性。 郭小橹就是这样一种关怀,“带着尚且真诚的个人思考的、裹挟着一些将被嘲笑的知识分子责任感,用文字的枯燥形式进入中国电影创作存在的现实问题,来作出尽量有效的理论化阐释,以及提出我们所认为的、能看见光明的创作之路”。 郭小橹认为,影评、纯粹的学院派电影理论、电影史、电影实用理论统统都应该诚实地面对它们的时代。诚实、有效、尖锐应当成为当今电影理论的气质,尤其是中国电影理论的气质。尽管这种气质将遭受反击,并感受疼痛,但只有感受到疼痛,才能感受到我们的理论真实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