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本书是女作家洁尘的一部充满了女性意识和女性情怀的散文结集,分“妒艳”、“别人的爱情”、“细红”、“才女不年”、“颓灿之人”五辑。文中,作者以轻灵、柔美、机趣、简洁的笔致,娓娓诉说着有关青春与爱情、时尚与流行、陷溺与超越、唯美与虚无,既充分体现了一个女人的敏感、细腻、娇柔与美好,又流露出一个现代知识女性的焦灼、渴望、脆弱与颓废。作为一曲偏离主旋律的乐音,它与光明、博大或丑恶、黑暗均无关,而只是一个静心聆听内心的女人自己的吟唱。全书语言优雅精致,意象华美灿烂,具有浓郁的张爱玲风格,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女性文学读本。 我再也不会也不能用《私人版本》里的好些词汇好些表达了。那些比较“丰腴”比较“缠绕”的文字,有关我的青春期,有关我对香艳的偏好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审美快感。那是我美好的写作记忆,也是这本书再版的意义所在,于我,于喜欢我文字的读者。
洁尘是唯美的,读洁尘的《私人版本》,**个感觉就是文字之美。她曾称道日本俳人与谢芜村以“一朵深渊色”来形容盛夏的花,她自己下笔之着力、之自如正是与此相仿。读她的文章好像看见一个人在悬崖上翩翩起舞。在“写乐的感官世界”,一文中,洁尘这样写道:“象《写乐的感官》这样的影片,说的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说的,在此需要的是片面,全面是煞风景的。粉白的是樱花正在凋谢,飘飞下来的花瓣落在才华横溢、粗俗放纵的浮世绘画家的手心里,落在艳名如炽、冰雪性情的江户名妓的睫毛上。台上是绵长顿挫的歌舞伎表演,台下是稍纵即逝的欢情和才智。人生的碎片星星点点,反射着旧日华丽的光芒,清寒逼人。”文字之美,令人再三吟咏也。 洁尘善于发现细微的美、瞬间的美,在她看来。细微瞬间的美才是极致的美;美使细微与无限瞬间与永恒联系在一起,所以美是*洁实不过的。事实上,洁尘对文字的把握就是对美的把握,因为美就在细微瞬间,不留心稍纵即逝。老实说,洁尘的写作题材有其局限性,但难能可贵的是,洁尘仿佛“带着脚铐跳舞”,在局限中破茧而出,让自己独特的感受化成美丽的蝴蝶翩翩而去。 洁尘在《私人版本》里常常引用张爱玲的文字,看得出洁尘对张爱玲情有独钟。但《私人版本》的编者却据此说洁尘的文章“具有浓郁的张爱玲风格”,这就有点过了,洁尘有自己的风格,又何必扯上张爱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