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第八版·上

作者(美)查尔斯.T.亨格瑞译者:刘力/等主编:杜厚文
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03-01

特色:
本书从管理应用的角度出发,以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营销、配送和售后服务这一价值链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成本会计的内容。本书不但详细论述了企业成本系统、分批成本法、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标准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成本差异的衡量等成本会计的基本内容,而且用大量篇幅论述了成本会计的*新发展,如自动化作业对成本会计所造成的影响、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规划与控制对成本会计的冲击与影响、准时生产与准时采购管理方式对成本会计的影响、作业成本制度、质量与成本,等等。《工商管理经典译丛》出版说明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正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中国,越来越引起世界的瞩目。多年以来,我国工商企业的管理水平虽有所提高,但由于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存在的经营观念落后、管理体制不合理、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工商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事实使我们清醒地看到:企业要成长,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同志不久前指出:“今天到了要大力提倡改善中国的管理和发展中国的管理科学的时候了。确实需要强调管理科学和管理教育也是兴国之道。对管理的重要性,宣传得还太少,要大力宣传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要大力提倡振兴中国的管理科学。现代管理当然是西方起步早,我们也可以多出版一些介绍外国经验的书,看看人家是怎样发展的。促使大家转变观念,适应市场,重视管理,学会用人,勤俭办厂。”①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相联系,我国现行的管理教育和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的发展速度也很快,正面临人才需求巨大,教学对象复杂,教学层次多,但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的严峻挑战,过去那种“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严重脱离了管理的实践,并且缺乏贴近实践、具有生动性和可操作性、能系统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材,广大教师和学生对此反应强烈。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学的中心在于教材。为了改变我国工商管理教材不适应形势发展的现状,作为我国高校文科教材出版中心之一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坚持教材出版要创新、引进和配套的方针,以促进我国工商管理教育事业发展为己任,两年前就开始了策划和组织本译丛出版的工作,并与享誉世界的*大教育图书出版商、美国PrenticeHall出版公司竭诚合作,共同推出了这套全面反映90年代以来,世界工商管理各领域*新理论和研究成果,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商管理经典译丛》。本《译丛》入选的书目,都是PrenticeHall出版公司全球畅销书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的工商管理图书,在美洲、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拥有众多的读者,被世界各国(地区)的大学和工商管理学院所普遍选用,是当今工商管理教育界*具影响力的教科书。本丛书的作者,皆为美国工商管理教育界各学术领域中*著名的教授,享有极高的声望。他们的这些教材,经过美国及世界各地数百所大学和工商管理学院的使用,被证明是视野开阔、资料丰富、论述精辟、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具有生动性、启发性和可操作性的经典之作,并且多次再版。本丛书的译者,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各专业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许多人曾留学欧美。他们在长期的教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具有较高的翻译水平。本《译丛)的运作过程,从市场调研与选题策划,书目的选择与论证,对译者水平的考察与遴选,译校要求与规范的确定,对译稿质量的控制,封面、版式和插图的设计等各方面,都坚持高水平和高标准的原则,力求奉献给读者一套译文准确、文字流畅,从内容到形式都尽可能保持原著风格的工商管理精品图书。本《译丛)参考了国际上通行的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按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充分考虑了我国工商管理各专业通开课与专业课的设置要求,其适用面较广,既可适应各专业及不同层次教学的需要,又可供各类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以及个人自学使用。为了本《译丛》的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美国PrenticeHall出版公司合作双方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为保证译稿质量,成立了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组成的编辑委员会,许多我国留美学者和国内有关方面的专家教授,参与了原著的推荐和论证工作。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工商管理经典译丛》编辑委员会1996年12月

片断:管理会计系统的主要目的目标3认识会计系统的4种重要目的在几乎任何组织中,会计系统都是主要的及*可信赖的数量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应为达到如下4个广泛的目的提供信息:目的1。就有关:(1)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2)职员和活动的业绩评价向管理人员提供内部常规报告。目的2。对管理人员就有关产品的盈利能力、品牌类别、顾客、分销渠道等提供内部常规报告。在作资源分配决策或某些定价决策时会使用到这些信息。目的3。关于某些事项的战略决策信息,诸如制定总体或长期规划、新产品发展、设备投资等向管理人员提供内部非常规报告。目的4。通过供投资人、政府部门及其他外部有关人员使用的财务报表提供外部报告。为满足外部要求,企业必须按照指导财务会计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报告收入和存货成本。上述每个目的都可能要求以不同的方式收集和报告数据。理想的数据库应包括很详细的信息。会计人员收集或整理这些数据以回答内部或外部各种信息使用者的问题。会计人员不可能预见到这些使用者需要进行的每项决策。因此,系统通常设计为可以满足管理人员的可预见的*广泛的使用要求。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针对内部顾客,计量和报告帮助管理人员实现组织目标的财务及其他信息。它与上面所列示的会计系统的前3个目的有关。正如本书许多章节解释的:“为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成本”是管理会计的中心观点。财务会计针对外部报告,它与上面列示的会计系统的第4个目的相关。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加上部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提供的信息程度依满足外部要求而定。本系统。这个关系可列示如下。财务会计受限于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这些原则限制收入和成本计量规则以及资产负债表中划分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项目。而管理会计则不受限于财务报告中所接受的会计原则。例如,一个销售消费用品的公司可能在其内部的市场财务报告中会列示估计的品牌价值(如“可口可乐”的商标),但这样做并不符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财务会计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财务报告关注于过去发生的事情。相反,管理会计强调未来,它除了提供历史报告外,还提供预算和其他的预测信息。成本管理和会计系统近年来,“成本管理”这个名词已被广泛地使用,但目前对此仍无统一的定义。我们在此使用“成本管理”来描述经理人员的为满足顾客要求同时又持续地降低和控制成本的行动。成本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确认以前的管理决策引起的成本支出。例如,有关厂房设计和生产所需的物料流动的决策都是在生产开始前制定的,但事实上只有在生产开始后才会发生原料运输成本。但原料运输成本的降低,是通过设计厂房时的精心分析以及生产开始后每天的有效运送活动而实现的。管理领域的新主题目标4描述影响管理会计系统发展的相关的5个管理主题管理会计是为帮助管理者作出更好的决策而进行的一项活动。管理者经营方式的改变要求重新评估管理会计系统本身的设计和运行。图表1—2展示了*近发展的管理方法的主题。接下的各章解释了管理会计如何与这些主题相切合。图表1—2中有如下5个主题。后记:译者后记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关同志的支持、指导下,经过紧张而细致的艰苦工作,我们终于完成了《成本会计》的翻译工作。本书由王立彦、刘力、黄慧馨主持翻译;由王立彦、王克方、尹春艳、邓骜、刘力、朱启兵、朱斌、李玲、李维刚、宋希武、吴福英、杨万贵、赵渝纲、郭建华、崔汉、滕敏(按姓氏笔画为序)翻译;*后,全书由刘力、黄慧馨两位教授审校、定稿。1997年5月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